很多人以为,中国一旦崛起,最紧张的是美国。错了。比美国更警惕中国的,不是别人,恰恰是那个“友好邻居”——俄罗斯。 这种警惕,在能源合作里尤为明显,俄罗斯是中国最大能源供应国,但在能源定价上,俄罗斯始终保持强硬。2014 年签署的 4000 亿美元天然气合同,谈判历时十余年,俄方最初要求 400 美元 / 千立方米,最终才妥协至 350 美元。 更关键的是,俄罗斯在远东输油管线项目上反复摇摆,利用中国与其他国家的竞争,为自己谋取更大利益。这种 “石油外交” 策略,既显示了俄罗斯对中国市场的依赖,也暴露了其对中国能源需求的警惕。 地缘政治上,俄罗斯的传统势力范围正被中国悄然渗透,中亚,这个俄罗斯视为 “后院” 的地方,近年来与中国的合作日益紧密。中国的 “一带一路” 倡议在中亚落地生根,中吉乌铁路、中哈原油管道等项目,让中亚国家与中国的经济联系愈发紧密。俄罗斯《报纸报》就曾发文称,中国通过上合组织进入中亚,“上合组织” 的名称以 “上海” 开头,暗示着中国的主导地位,这让俄罗斯如芒在背。 俄罗斯的警惕,还体现在对中国经济扩张的担忧上,在远东地区,俄罗斯对中国投资设置重重限制。2025 年的法律文件显示,俄罗斯对战略行业的外资准入有严格规定,特别是针对中国国有企业,要求中方持股不超过 25% 减 1 股。这种限制,既是为了保护本国资源,也是对中国经济影响力扩张的防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