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克兰经济学家让乌克兰老百姓忍一忍,俄罗斯很快就要崩溃了,乌克兰就要赢了,他们给出的理由是,俄罗斯卖石油天然气的钱变少了,卢布还升值了,显然会闹出金融危机,再加上美国不断增加关税,足够让俄罗斯经济崩盘了。 乌克兰经济学家的“崩盘论”主要靠三招: 第一招,石油天然气收入降了,确实,俄罗斯因为被制裁,加上国际油价忽高忽低,卖能源的钱比去年少了点。 但人家早把生意从欧洲转到亚洲了,现在中国、印度是俄罗斯石油的大买家,还直接用人民币结算,根本不鸟美元制裁,能源收入是少了点,但离“崩溃”还差十万八千里。 第二招,卢布升值,按说本币升值会让出口变难,但俄罗斯现在最头疼的是物价飞涨,卢布一升值,进口商品便宜了,老百姓买进口食品、日用品的压力小了不少,至于出口企业?俄罗斯早给能源这些关键行业上了“保险”,汇率波动对它们影响不大。 第三招,央行加息控通胀,俄罗斯央行确实在加息,但军工企业可不是“小摊贩”,它们有政府补贴,还能优先贷款,根本没到“被坑惨”的地步。 反倒是乌克兰自己,因为打仗,工厂停工、商店关门,经济缩水了30%,老百姓连电都经常停,这波“忍一忍”的苦,怕是乌克兰人更懂。 乌克兰经济学家还把希望寄托在美国关税上,说“美国加税,俄罗斯经济就得完”,但现实是,美国从2014年就开始全面制裁俄罗斯了,结果俄罗斯转头和东方国家搞“去美元化”,现在中俄贸易70%用本币结算,美国关税的影响早就被冲淡了。 更搞笑的是,美国自己现在物价飞涨,加税只会让全球能源价格更贵,最后买单的可能是美国老百姓,这波操作,到底是制裁俄罗斯,还是制裁自己? 说实话,看到乌克兰经济学家的“崩盘论”,给人第一反应是“这帮人是不是太乐观了?”打仗从来不是简单的经济账,俄罗斯确实经济压力大,但人家有能源底牌、有东方朋友、有打仗的韧性,哪是“几个月就能崩”的? 反观乌克兰,经济全靠西方援助吊着命,工厂被打烂、商店被炸空,老百姓连基本生活都成问题,这时候喊“俄罗斯要崩”,更像是给自己打气。 更关键的是,打仗的输赢从来不是经济学家说了算,俄罗斯的战术、乌克兰的抵抗、西方的援助力度,这些都比“卢布升值”或“石油收入”重要得多。 乌克兰经济学家与其在办公室算经济账,不如多想想怎么让老百姓少受点罪,毕竟打仗最苦的,永远是普通人。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