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良情感网

刚才蹲厕所的时候,看了看各家新车的宣传方向,有把PPT做成类似小米一样的,有把微

刚才蹲厕所的时候,看了看各家新车的宣传方向,有把PPT做成类似小米一样的,有把微博宣传图做成小米类似的,甚至有把用词和话术类似小米的。

但是。。。。。。。。车的卖点大家非常统一,就是“我们很大”~~~~~

从营销角度来讲,如果你自己一个人大,你是卖点,如果所有人都大,这就是没有卖点。

因为大或小,其实只看图是没有概念的,你比它大5厘米,它比你大7厘米,这根本没有任何感知,消费者必须亲自坐进去了,才能感觉到有没有区别,况且每个人身高体重也不同。 可现在最致命的地方就是,你怎么能让消费者去你车里坐一坐,看一看? 还靠送鸡蛋,送抱枕吗?某个两字品牌天天在DY靠送东西让人预约试驾,结果点进去要填一堆东西,直接送它个“QNMD”退出了,你来接我去我都未必去,还一堆这么麻烦的东西,谁会搭理你?这才是厂商们要解决的大问题。

既然大家叫“新能源”,这是新时代的产物,就不能再用传统油车的思路来宣传了呀。甚至很多媒体再接到商务内容的时候,都也只在“大”、“舒服”这些东西上吹,这会导致消费者觉得这个车很平庸,最后只能先看车壳子了。不信你们把几个类似的不同品牌的车找到,然后看他们宣传的内容,你换个品牌几乎都可以通用。 你把小米的形势套在传统宣传思维上,有个鸟用????

汽车时代变了,但对很多品牌来说,他们的思维和团队的逻辑,全都没有跟上。还在用老逻辑来运营或做产品。如果你们不好理解,咱们换个简单的例子。

一直没开过车的人,他如果第一辆车开得是特斯拉,并不会觉得哪里别扭或是不习惯。反而开的美滋滋。可如果这个人开了20年传统油车,突然给换到特斯拉Yoke 方向盘这种样子,他得骂好久,甚至根本就不会买,他会觉得奇葩。越是“和油车时间久了”,越是很难适应新时代的节奏和变化。包括品牌和媒体,专家等等。那波上来就说小米汽车发布必死的所谓的专家,现在应该退休去遛狗了,别再发表被淘汰的感言了。

同样的,那些管理岗位,如果年纪太大了,应该早点退下来,给年轻人一些机会。一个团队,必须源源不断的加入年轻人,才能让品牌保持活力。全是一帮城府很深的老登,不仅不会让公司有活力,还会在公司内部弄出各种“山头”,完全就是公司负资产。

很遗憾,目前大部分传统品牌的营销和产品布局,还是十年前的逻辑,或许是船太大,很难调头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