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忆,是那些已经离开的生命的延续
人生若只如初见
鲍姆加特纳的清晨从一场连锁意外开始:未关的炉火烫伤手掌,保洁员的丈夫锯断手指,抄表员的出现让他滚下楼梯。这些看似荒诞的插曲,实则是妻子安娜意外溺亡的回声——当鲍姆加特纳盯着后院知更鸟吞食虫子时,他突然渴望知道虫子的味道,才意识到这种荒诞的插曲,可能是创伤后大脑的自我保护机制。
.
《鲍姆加特纳》这本小说里,70岁的独居学者鲍姆加特纳用一场失控的晚年独白,将记忆碎片拼贴成一幅存在主义图景,读到一半我突然意识到:所谓回忆,于我们是对逝者的哀悼,而对于那些已经离开的生命,可能正是以另一种形态在当下延续。
.
那些被记录的文字、被讲述的故事、被保存的信物,都在构建一个超越肉身的存在场域,记忆的传递本身就是生命的二次分娩。
.
这本书的写法很特别,全书五章就像五幅独立画作,却在时空错位中形成互文。第二章插入安娜20岁时的诗稿,第三章穿插鲍姆加特纳失败的黄昏恋,第四章追忆父母的人生,最终第五章以年轻学者对安娜创作的兴趣收尾。这种非线性叙事恰似记忆的运作机制——当鲍姆加特纳在地下室跌倒时,他看到的不是当下的狼狈,而是二十岁与安娜初遇的阳光。
.
第一次阅读保罗奥斯特的作品,很新鲜的体验,一幕幕闪回的蒙太奇写法,读到后面竟然上头了。书封设计很漂亮,方脊精装小开本,携带起来很方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