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基于以下微博话题的智搜结果生成
这起“买东方树叶收到东方爽茶”事件是典型的山寨商品侵权案例,其核心问题、企业应对及消费者警示如下:
一、事件核心问题
“职业山寨”厂商的侵权手段
生产方为山东菏泽优佳食品厂(法人王怀凯),其惯用“名称混淆+包装模仿”策略:
注册“东方爽”商标,瓶身标注“DOMFUNCOOL”规避直接侵权;
包装采用与东方树叶同款墨绿色调、茶园图案布局,仅将瓶身上半部改为圆台造型,字体微调;
利用消费者对“东方树叶”的品牌认知,在抖音等平台以“9瓶17.9元”超低价引流(正品单价约4.2元)。
该厂历史劣迹斑斑:曾被光明乳业、达利食品、伊利等多家企业起诉商标侵权,涉及“金六核桃”(仿六个核桃)、“胃动力”(仿味动力)等多款产品。
产品质量与食品安全隐患
配方差异巨大:正品东方树叶仅含水、茶叶、维生素C、碳酸氢钠4种成分;山寨品则含柠檬黄(人工色素)、三聚磷酸钠(稳定剂)、苯甲酸钠(防腐剂)等8-9种添加剂;
工艺粗糙:未采用茶叶冷萃工艺,直接用茶粉勾兑调味,网友反馈“刺鼻香精味”“口感苦涩。
⚖二、维权进展与执法困境
农夫山泉的应对
2024年初向菏泽市场监管部门举报,2025年7月获得行政处罚决定书,认定“东方爽”等5款产品构成不正当竞争;
通过司法诉讼持续维权,但山寨厂商采用“快速迭代包装+跨平台销售”策略逃避监管,维权周期漫长。
监管难点
厂商通过在中国香港注册“三得利食品(中国)”等近似名称规避审查;
涉诉商品链接常在平台闪电下架,消费者举证困难。
⚠三、消费者真实遭遇与困境
典型受骗场景
消费者因“超低价促销”(如17.9元/箱)下单,未细看商品标题中的“东方爽茶”字样;
收到货后察觉异常,但退货需自付10元运费(超过单瓶价格),多数人选择放弃维权;
部分商家发货后立即删除商品链接,售后渠道关闭。
健康与消费风险
山寨品添加剂超标,2025年初该厂生产的荔枝味汽水曾因“二氧化碳容量不达标”被处罚;
关联诈骗风险:部分山寨店铺以“发错货”为由,诱导消费者扫码进入诈骗链路(如刷单返利陷阱)。
四、消费者避坑指南
辨别真假关键点
维权建议
留存证据:订单截图、商品实物照片、沟通记录;
平台举报:通过电商平台申请“描述不符”退款,要求商家承担运费;
行政投诉:向12315平台举报,提供生产企业信息(菏泽优佳食品厂)。
五、行业反思
此案暴露了快消品行业“违法成本低、维权成本高”的结构性问题。消费者需警惕异常低价商品,但根治乱象仍需:1.平台责任:加强商品名称/主图审核,对“傍名牌”链接主动拦截;2.监管升级:建立跨区域执法协作,对“职业山寨厂商”实施信用惩戒;3.消费者意识:认准官方旗舰店,对低价促销保持警惕。
提示:目前“东方爽茶”已停产,但该厂官网仍有十余款包装相似的山寨饮料在售,选购时务必核对品牌细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