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赢定了,特朗普承认,14日,特朗普明确表示,俄罗斯将在乌克兰冲突当中获胜,这只是时间问题。而这个观点是在此前从来没有发表过的,这足以说明乌克兰的形势不太乐观,所以特朗普不得不亲自下场援助。 紧接着就有动作了。特朗普团队放出消息,要给乌克兰弄几十亿美元的武器。但这笔援助玩了个花样,不直接送过去,而是先给北约,再让北约分批次转交。这里面最显眼的,是17套“爱国者”导弹系统。 北约秘书长斯托尔滕贝格赶紧出来圆场,说这是“协调行动的典范”。明眼人都看得出来,这更像是给美国留了条退路。真要是战局恶化,至少能对外说“我们是通过盟友援助的”,不至于把责任全揽在自己身上。 俄罗斯那边反应挺快。外交部发言人扎哈罗娃在记者会上笑了笑,说“终于有人说句实话了”。她这话不是单纯嘲讽,俄军最近确实在乌东地区取得了突破,尤其是阿夫迪夫卡周边,乌军防线被撕开了好几个口子。 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没直接回应特朗普的话,但他连夜给北约打电话,催着要快点把导弹运过来。基辅街头已经开始流传征兵海报,连50岁以上的男性都被纳入动员范围,这架势明摆着是急缺人手了。 美国国内吵翻了天。民主党议员在国会里拍了桌子,说特朗普这是“向俄罗斯示弱”。但共和党那边不少人觉得,这种“间接援助”挺好,既不用把美国直接拖进去,又能给乌克兰续点命。 欧洲国家的心情更复杂。德国已经明确表示,自己的“爱国者”库存快空了,没法再从本国调拨。法国倒是答应出几套,但前提是美国得先补他们的弹药缺口。这种互相扯皮的架势,让乌克兰想快点拿到导弹的愿望变得更难了。 俄军情报部门早就盯上了这批武器。他们最近加大了对乌克兰西部铁路枢纽的打击,明着就是要切断北约武器的运输线。15号凌晨,利沃夫的一个火车站被导弹击中,据说就是冲着可能转运“爱国者”的仓库去的。 乌克兰军方私下里透露出焦虑。他们的防空系统早就快撑不住了,面对俄军的无人机和导弹空袭,拦截率从年初的60%降到了现在的30%都不到。这17套“爱国者”看着不少,但分摊到前线各个要点,其实根本不够用。 特朗普的算盘打得挺精。他既想显得自己“关心盟友”,又不想因为援助乌克兰惹恼国内的孤立主义势力。这种“曲线援助”的方式,刚好能两头讨好。只是乌克兰成了这场算计里最被动的一方,能不能等到导弹,等到了又能撑多久,都是未知数。 国际舆论场里各种分析满天飞。有人说这是特朗普在为大选铺路,提前给选民打预防针,暗示“就算俄罗斯赢了,也不是我的责任”。也有人觉得,这可能是美俄之间某种默契的开始,通过这种方式给冲突降温。 不管怎么说,特朗普这句话像块石头扔进了水里。原本就胶着的战局,这下更添了变数。乌克兰手里的牌越来越少,俄罗斯的底气越来越足,连最关键的外援都开始玩起了花样。这场仗打到现在,胜负的天平似乎真的在往一边倾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