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良情感网

纽约当地时间7月16日,由中国国际可持续交通创新与知识中心、联合国经济和社会事务

纽约当地时间7月16日,由中国国际可持续交通创新与知识中心、联合国经济和社会事务部联合主办的“全球可持续交通最佳实践案例集发布活动”在联合国总部举行。中国能建枣菏高速公路绿色能源融合项目成功入选最佳实践案例,并作为中国代表团重点推介的三大案例之一在大会上展示。 2025全球可持续交通最佳实践案例集收录了来自亚洲、欧洲、美洲和非洲的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的22个创新案例,涵盖交通基础设施、绿色低碳技术、数字智慧化转型、公共交通优化等多个领域,为全球交通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解决方案,有力推动了“联合国可持续交通十年”行动和全球发展倡议的实施。 中国方案:塑造交能融合创新范式 作为中国首条全路域交能融合项目,中国能建枣菏高速公路绿色能源融合项目利用高速沿线符合建设条件的护坡,高速沿线服务区、收费站内符合建设条件的建筑物屋面、建构筑物周边地面等区域,建设总装机容量124兆瓦的分布式光伏电站。 项目同步建设零碳智慧服务区、光储直柔建筑、交通能源统一管控平台等新型系统,实施源网荷储一体化、车路能云一体化、交通用能绿色化、交通能源产业集群化,通过实践推动能源使用、供应、消纳系统的统筹规划、协同建设和一体化运营,将绿电转化为智慧、经济、绿色的交通运力,推进交通行业高质量绿色发展。 硬核成果:数字背后的绿色革命 目前,项目一期、二期工程78兆瓦光伏全部建成并投产运营,是国内目前单体高速公路装机容量最大的交能融合项目。 截至目前,项目已累计产生8317.13万千瓦时清洁电力,累计节约标准煤约2.54万吨,减排二氧化碳4.09万吨,申领交易绿证83171张,缓解当地夏季用电高峰需求,有效降低高速公路及周边区域用能成本。 此前,枣菏项目作为唯一入选的中国案例,荣获联合国PPP与基础设施奖;入选国家能源局能源绿色低碳转型典型案例;获批全国首个交能融合创新示范基地。 标准引领:中国技术的全球回响 作为交能融合领域的领军企业,中国能建持续探索应用先进示范技术,获交通运输部批复成为交通强国建设试点单位。中国能建发布了中国首个《公路与能源一体化标准体系》,牵头制定《公路路域光伏设计》《施工及光影响评价》《安全评价》《运维技术》等五项交通能源一体化项目实施关键标准,形成了覆盖交能融合、绿色高速、智慧高速三大方向的技术体系,填补了我国高速公路交能融合项目安全评价、环境评价、施工和运维技术等领域的标准空白,为全球提供了可复制的交通能源融合范式。 不仅在公路领域,中国能建还围绕绿色港口、航道、机场、轨道交通等交通全场景,提出一系列交能融合一体化解决方案,推动行业绿色高质量发展。 面向未来,中国能建将与各方携手,共同引领交能融合发展新航向、构建新生态、拓展新场景、开创新模式,为构建绿色低碳、经济智慧的新型交通能源自洽体系,为全球交通能源一体化发展贡献能建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