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5日,河南,女豫剧演员,在50度左右高温的铁皮棚中表演2个多小时,不料,刚谢幕就一头栽倒,她身上的戏服早已被汗水浸湿! 河南七月份天天高温,一铁皮戏棚子里还有演员在演出,就算是热也有不少观众来看豫剧表演,棚子里的温度已经达到了50度左右。
一位女豫剧演员,在戏台上非常卖力的表演,她穿的很厚,还有包头,她表演的是非常经典的打神告庙片段。
打神告庙这一段,她要表演很多水袖功夫,而且还要上桌,从桌子上面往下翻,整个表演下来那是相当累。 就在表演幕布拉下来的时候,她实在是坚持不下来了,倒在地上了,打眼一看就是中暑了。
主角晕倒后,工作人员熟练地冲上去,脱戏服、扇风、递藿香正气水,掐虎口,动作是真熟练。
可见这种情况在对戏班子来说太正常不过了。
过了好长时间这位女豫剧演员才缓过来,可见啊,这个女豫剧演员在台上就提着一口气,想着一定得把戏演完,不然平常那么多练习就都白费了。
自己要是倒下了,拖累的可是整个戏班,还会让观众白跑一趟。
她一直在给自己打气,“上了台,就得撑到底。”
铁皮搭的舞台,夏天像个蒸笼,冬天又冷得像冰窖,演出环境有多苦,他们都得接受。
更难的是,现在愿意看民间戏曲的人越来越少了。
过去演出一开场,那位置都抢不到。
现在,有时候底下就几位上了年纪的老人,位置还坐不满。
可就这种情况,这些戏曲艺人依然坚持着。
他们没什么怨言,只是把这一行当成了热爱,真正想把传统戏剧传下去。
反观那些动不动就拿上千万片酬,连句完整台词都靠配音的“明星”,说句实话,他们可能连敬业俩字都不配提。
这对比一摆出来,让人开始反思:到底什么才是真正的艺术修养?
好在,再难,也不是全无希望。
戏台底下,还是有些忠实戏迷不离不弃。
有七十多岁的老爷子,就为了看一场黄梅戏,能一个人走十几里山路。
有些地方还保留着传统的打赏习惯:粤剧结束后,观众直接上台塞钱给演员。
京剧演出时,台下一激动,干脆往台上扔钱打彩。
这种热情的支持,成了很多艺人咬牙坚持下去的理由。
他们还是有不少人追捧的,不比哪些明星少。
比如京剧演员开直播,在抖音上一唱就是上万人围观。
网友就开始送礼物,发评论,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喜爱和支持。
现在还有不少大学开设戏剧专业,就连最近的火的村超都经常请戏剧演员去表演。
有网友说得特别直接:“戏比天大是没错,但命更重要,身体不行,就得去看医生。”
这说得真不假,戏曲文化需要传承没错,但命没了,还拿什么去表演。 信源:大象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