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拉尼差点死在自己总统府的废墟里,出来第一件事不是反击,而是赶紧摆出一副“我不是针对德鲁兹人”的姿态,声明电视讲话上架、甩锅手下,还附赠一句“我们绝不惧怕战争”。 听起来像硬气?其实更像掩饰惊恐。真正该硬的时候,叙新政权的反应只能用一个词形容:光速下跪。 以色列空军一通精准打击,把叙国防部、总参谋部、总统府一并端了。 朱拉尼出镜讲话的背景音乐几乎可以直接套用《权力的游戏》里的钟声。表面上是在安抚国内少数族群,实则就是对德鲁兹人割让地盘,再顺带向以色列表示“我服了,别再炸了”。 为什么以色列能这么硬?很简单,这不是“临时起意”,而是早就谋定而后动的地盘扩张。 前脚刚刚熬过跟伊朗的导弹对拼,以色列就像从火里爬出来的赌徒,意识到一个残酷事实:自己这块地盘太小,根本经不起现代战争的打击。这一轮不怕弹幕不够,就怕后院起火。 于是目标一换,方向东指——叙利亚南部三省成了最佳“缓冲区”。 占地不多,人口结构也复杂,只要能扶植几个德鲁兹派别,把这片地变成“亲以色列的灰区”,就能用最小成本解决以北边境的最大隐患。 所以炸完大马士革不是“意外升级”,而是一步到位。把朱拉尼逼到墙角,让他没有谈判筹码,只能靠“自治”让地稳住局势。而这一放,德鲁兹人自然也就成了“准盟友”。 至于朱拉尼自己,拿着“叙利亚总统”的头衔,实则坐不稳江山。一边要对外表现得“愿意作战捍卫尊严”,一边又要对内承诺不会再惹德鲁兹人不高兴。看起来像是在当总统,实则连“山头老大”都做得越来越吃力。 更尴尬的是,叙利亚如今的政局,根本不像一个国家,而更像是一群武装头目挂着一个“国家”的壳子。朱拉尼在当年夺权时,为了扩军扩编,把一堆原教旨武装、圣战残兵都吸收了进来。这些人打仗可以,上治理根本不听他指挥。他再软下去,底下那群人早晚要反咬他一口。 但他也硬不起来。真要反击以军,他手下那点杂牌军根本不够看。上不了台面、下不了狠手,处处受制,这就是现在的“叙利亚新总统”。 而这,正是以色列精心设计的剧本:不是一口吃掉叙利亚,而是让它在一场又一场“内斗+外压”中,自我分裂。 对以色列来说,这种“碎片化叙利亚”才最安全。 没有中央政府,没有统一军队,地方武装你争我夺,就算哪天哪派坐大,以色列也能用“分而治之”的老套路再次打散。 更何况,美国这回居然都没有太大反对。 特朗普政府虽然嘴上说“不要轻举妄动”,但实际行动上,该炸的都炸了,该放任的照样放。 这种默许,说明什么?说明在美国看来,朱拉尼这货本身就不靠谱,以色列趁机敲打一下也无妨。 所以,你能看到整件事的荒谬在于:一场空袭,不但没引发大规模国际谴责,反而还让朱拉尼自己“顺势退兵”“主动停火”,把主动权送到了敌人手上。 现在的问题不是叙利亚还能不能“统一”,而是它是否还有“统一”的必要。朱拉尼想撑门面,以色列要地盘,地方武装各自打算盘,这国家的未来已经不是重建不重建的问题,而是会不会彻底“联邦化”“割据化”。 这结局对谁最有利?答案已经不重要了。重要的是:叙利亚这个棋盘,已经不再属于它自己。而朱拉尼,甚至不再属于他自己。 未来的叙利亚,谁先动手,谁就有机会拿筹码;谁犹豫、谁观望,就注定在下一轮博弈中连桌子都坐不上。 而最该问的一句可能是:谁还在乎叙利亚人民的命运?显然,已经没人提了。 参考资料: 朱拉尼差点被以色列炸死!他现在对以色列“认怂”了吗?-中华网热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