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克兰无人机是怎么炼成的,连美国都考虑向其购买无人机?其实,这就是霸权对战场现实的屈从,美国和北约已彻底输掉无人机战争。 俄乌战场就像一座“赛博绞肉机”,传统钢铁洪流在这里被拆成了电子废铁,500刀的无人机换500万的坦克,这种性价比把传统军火商CPU都干烧了! 16日,泽连斯基在接受媒体采访时透露,他与美国总统特朗普正考虑达成一笔“巨型交易”。美国将购买“经过战场检验”的乌克兰无人机,乌克兰还将分享其在三年俄乌冲突中所掌握的所有现代战争知识。 此前早就有官员和无人机专家警告称,美国的相关技术远远落后于俄罗斯和中国。所以,报道说这笔交易可能会对美国军事和国家安全产生变革性影响。 其实,美国并不缺乏制造低成本无人机的技术,而是缺工业链,以及军工巨头压根就不想做这种没啥利润的低端装备。重高端,轻量产,它们心心念念的是“死神”无人机这种高端货。卖给印度31架,价值35亿美元,一架死神无人机价值数万架乌军FPV自杀机。 有一位叫费尔兰姆的美国科技投资者此前就说过:“作为一个生活在乌克兰,每天都关注此事的美国人,我可以大声疾呼。这是乌克兰人人皆知的公开秘密:北约无人机在乌克兰几乎毫无价值,美国无人机落后几代。” 之前我们曾聊过美国最大的民用无人机生产商斯凯迪奥(Skydio),2023年时仅次于大疆,后来转战军用无人机。但因为对台军售,被我们列入“反制清单”,然后这货立马就拉了。 跑去跟美国政府哭诉:“不得不采取极端措施,因为每台无人机仅能配备一块电池”。一掐脖子就翻白眼,一松手就吹牛逼,你如果不制裁它,它还真以为供应链是股市里面长出来的。 其实,斯凯迪奥就是通用原子航空系统的子公司,既没有智能化流水线,也没有标准化装备式零部件,全程手工打螺丝。B站有它的生产线视频,螺丝打得飞起,全是老墨和老黄,那种感觉就像在监狱里踩缝纫机,在玩具厂里拼玩具。 员工虽然做到了统一着装,但有的戴大耳环、有的戴耳机、有的卷发齐肩……自由主义气质拉满,纯纯的非遗式古法制作。其实,斯凯迪奥主要山寨大疆四轴旋翼无人机,据说每月能搓出2000架,售价约7万元人民币,而大疆售价仅3000元/台。 卖给乌军之后,就被战场上的乌军骂成了“昂贵的垃圾”,经常被俄军干扰得到处乱飞。包括美国弹簧刀300无人机巡飞弹,战斗部仅320克装药,威力相当于手榴弹,对俄军装甲目标就跟蚊子叮犀牛似的。 俄乌战场需要的是可击穿坦克顶甲的聚能战斗部,至少需要3公斤装药,美国直到2024年才转向“弹簧刀600”。但这玩意仅美军自用就要1万美元/台,售台单价是8.3万美元,立陶宛购买单价更是高达30万美元,我估计乌军购买不会低于1万美元。 结果被乌军诟病“价比黄金”,更严重的是在俄军电子战压制下频繁失联、坠毁,相比之下,DJ无人机即使被干扰,也能依靠视觉导航返航,妥妥的“战场硬通货”。 无奈之下,乌克兰只能自己手搓无人机,采用“众筹研发-战场测试-快速迭代”模式,搭载RPG弹头。一款新无人机从设计到上前线往往只需要几周时间,价格在500-1.5万美元。 但也别高看这玩意,说穿了就是个组装货,“中国零部件+本土改装”。比如把DJ的Mavic加装热成像仪和AI识别芯片,用3D打印支架,将反坦克地雷绑在DJ无人机下面,就诞生了“贫民版巡航导弹”,创下单周摧毁俄军30辆坦克的纪录。 目前,为了躲避俄军轰炸,乌克兰采用分布式制造体系。通过将生产任务分散至车库作坊、废弃农场等民间设施,实现快速迭代和大规模生产,2024年实际交付130万架。其中,维里无人机单价不足600欧元,但电机、电调和飞控等大多采购自中国供应链。 其实,俄乌战场就像一座残酷的科技熔炉,熔化了传统军事霸权的傲慢。FPV无人机淘汰坦克,就像蒸汽机车取代马车,是时代对时代的终结,产业链对产业链的降维碾压! 目前,无人机蜂群正在与AI、5G深度融合,成本压制逻辑正在重塑全球军备竞赛规则。当单个智能体学会像雁阵般自主协同作战时,战争就从钢铁碰撞变成了算法本博弈,演变成了一种全新的战争形态:只闻其声,不见其人,而人在格子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