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还有什么装备是中国看上但俄罗斯不愿意卖的?这么说吧,就算中国拿10艘055来换北风之神,毛子也不可能答应。 中国对俄罗斯的尖端军事装备垂涎已久,但俄罗斯在技术转让上始终设置高墙。北风之神级核潜艇是典型例子。 这款潜艇搭载布拉瓦潜射洲际导弹,射程超8300公里,每枚导弹可携带6-10个分导核弹头,战略威慑力无与伦比。其降噪技术尤为关键,泵喷推进系统让噪音低至110分贝以下,远超中国093B型核潜艇的120分贝。 2025年,中国提出以10艘055型驱逐舰换取一艘北风之神及技术图纸,俄方却直接拒绝。055舰配备先进雷达和112个垂直发射单元,作战能力全球领先,但俄罗斯更看重核潜艇的战略价值,绝不愿让核心技术外流。 图-160战略轰炸机同样是中国空军的目标。这款轰炸机航程超1.2万公里,载弹量40吨,速度可达2.05马赫。 1990年代,中国曾试图通过乌克兰购入40架图-160,但美国施压导致交易流产,乌克兰将部分飞机拆解。俄罗斯随后重启图-160生产线,但明确表示不向中国出售。 俄方工程师在生产线上反复优化导航系统和发动机,确保技术细节不外泄。中国多次提出联合生产,俄方始终以“国家安全”为由拒绝。 安-124运输机的合作也困难重重。这款全球最大的运输机载重150吨,航程超1.2万公里,曾是中俄合作复产的重点。 2010年代,中国提出高价收购及联合生产方案,但俄罗斯因78%的零部件依赖乌克兰,复产计划受阻。乌克兰马达西奇公司生产的D-18T发动机是核心部件,俄方无法独立制造,导致合作搁浅。中国曾试图直接从乌克兰采购技术,但俄方施压,交易最终无果。 S-400防空系统虽已出口中国,但核心技术依然受限。2018年,中国接收首批S-400,试射中成功拦截250公里外的目标,性能令人瞩目。 但俄罗斯对雷达系统的源代码和关键算法严加保密。2020年,俄方完成第二批交付,但拒绝提供进一步技术支持。 中国转而加速红旗-9B的研发,其射程达200公里,具备多目标拦截能力,已在多次演习中展现实力。俄方的谨慎源于对中国逆向工程能力的忌惮,尤其是歼-16D电子战飞机的亮相,让俄罗斯感受到技术反超的压力。 CR929宽体客机项目则暴露了双方在民用领域的分歧。2016年,中俄启动联合研制,目标是挑战波音和空客的市场地位。 但俄方坚持使用落后的PD-14航电系统,而中国主张采用国际标准的GE系统。2018年,双方工程师围绕技术标准展开激烈争论,项目进度受阻。2020年,俄方拒绝转让核心技术,项目最终停滞。中国随后启动C929项目,专注于自主研发,计划2029年首飞。 俄罗斯的谨慎有其逻辑。中国的技术追赶速度惊人。1990年代,中国引进苏-27战斗机,随后实现国产化,推出歼-11系列。 歼-16D的电子战能力更是让俄方刮目相看,其可模拟数百架战机的雷达信号,彻底颠覆空战格局。 025年,印尼采购苏-57时,俄罗斯提供生产线,但对中国仅开放组装权,核心源代码始终不放手。这种“区别对待”凸显俄罗斯对中国技术崛起的警惕,担心中国吃透技术后实现反超。 中国的自主创新并未因技术封锁而停步。轰-20战略轰炸机预计2030年服役,航程超1万公里,载弹量45吨,性能直逼美国B-2。 西安试飞场已完成多次原型机测试,涡扇-20发动机提供强劲动力。096型核潜艇搭载巨浪-3导弹,射程达1.2万公里,从南海即可覆盖北美。 低频水声发射单元的突破让潜艇噪音接近洋流水平,美军声呐难以捕捉。2025年的一次测试中,巨浪-3从黄海发射,精准命中太平洋靶场,标志着中国战略核力量的重大跃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