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良情感网

美国终于把AGM-158C拉下了“神坛”,不过不是奔着中俄去的,而是扔到了胡塞头

美国终于把AGM-158C拉下了“神坛”,不过不是奔着中俄去的,而是扔到了胡塞头上。 牛刀杀鸡,杀得全网都在盯:不是因为胡塞值这票价,而是因为这把刀本身就够贵、够罕、够话题。 事情起源于一份五角大楼的预算文件,日期标明是5月22日,公开理由是:库存用完了,需要补货。被点名的,是“LRASM C-3”——也就是AGM-158C的最新版本。 说白了,就是导弹打出去了,现在得掏钱补仓。 美媒《战区》爆得兴奋,网友却先怀疑:是不是笔误?是不是其实是打的AGM-158B,也就是JASSM,而不是C型LRASM?理由很现实——后者还没正式量产多少,之前一直处在测试阶段,怎么突然就全清空了库存? 但看文件原文,这种“笔误”就有点太扯了。人家写得明明白白:“Long Range Anti-Ship Missile (LRASM) C-3”,这一串要真是抄错的,那得是抄文件的人脑子里压根分不清什么叫打舰的,什么叫打地的。 可如果真用了,那问题就来了——你把一发300万美元的反舰导弹,扔去炸胡塞的破快艇,图个啥? 这事的蹊跷之处,就在这儿。 AGM-158C是给谁准备的?是为了高强度战争设计的,是冲着中俄海军来的,是对着航母和驱逐舰打靶的。 搞了半天,美国人拿它来炸胡塞的渔船和装甲车?这是武器秀,还是预算清仓大甩卖? 更关键的是,胡塞哪来的军舰?哪来的中大型目标?你哪怕说是用来打伊朗还说得过去,结果现在却打到也门去了。 有人说,可能是想“实战验证”。但别忘了,这玩意早在2013年就上B-1B试射,2018年就上了超级大黄蜂F/A-18E/F,技术参数明明白白摆着。 C-1射程500多公里,C-3飙到1000公里,RCS隐身值做到0.001㎡,航程覆盖航母编队防区外,一发一吨多重,还塞了个454公斤的穿甲战斗部。 导引系统也不是瞎凑的,主动雷达+红外+GPS+数据链,全家桶上齐。不是为了炫,是为了穿透重火力的。 这些规格,一看就是给太平洋战场准备的。不是胡塞能吃得起的饭。 说得直白点,美国就是在给全世界做一次“武力展示”:这导弹,我不是PPT;打谁不重要,重要的是“我真的能打出去”。打谁不关键,打出去才是信号。 当然,代价也是明码标价的。一发导弹300万美元,这价格直接对标一辆俄罗斯T-90主战坦克,砸一个胡塞小目标,确实有点杀鸡用战斧的味儿。 但从战略角度看,美国人想要的是震慑,而不是效率。 更讽刺的是,AGM-158C不是不能替代——“鱼叉”导弹不是没人用,射程短一点,隐身差一点,但对付胡塞这种级别的目标,绰绰有余。 你非得派隐身巡航导弹上阵,那就别怪外界质疑,你到底是在“练兵”,还是在“清库存”。 17亿美元的后续采购早就批了,2025到2029,一口气再造549枚。这波“中东首秀”,更像是一场面向亚太的“预告片”:看见没?我这东西不是装样子的,你们最好掂量掂量。 而对中国来说,这其实不是威胁,而是提醒。 人家已经把主战导弹在非对称战场上演练了,咱这边不能还沉浸在“有就行”的幻觉里。我们有东风、鹰击、有反舰弹道导弹,但也得有人有体系地练、拿出来秀。 战争不是仓库比库存,而是场上谁先亮刀。 AGM-158C的出现,不是为了对付胡塞,而是用胡塞的身体,给别人打个预防针。 这才是最冷的那一刀。 参考资料: 美国超远程隐形巡航导弹亮相-新华网 美军AGM-158C远程反舰导弹首次实战,并耗尽!

评论列表

用户12xxx22
用户12xxx22 1
2025-07-19 05:13
用反舰导弹打装甲车,这脑回路清奇啊[哭笑不得]如此浪费军事资源也就美国佬了。但有个巨大的疑问,AGM-158C速度 0.8 马赫,打击 900 公里外的目标需要飞行的时间近一个小时,目标还在快速移动,这时效性能满足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