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良情感网

1938年7月,17岁的郭翼青嫁给了54岁的三婚男程潜。新婚之夜,圆房之后的郭翼

1938年7月,17岁的郭翼青嫁给了54岁的三婚男程潜。新婚之夜,圆房之后的郭翼青躺在床上哭红了双眼,她侧头看向这个比自己父亲还要年长的男人,内心百感交集。 程潜这个人,从小在湖南醴陵长大,家里是书香门第,九岁就开始念私塾,16岁中秀才,后来觉得科举没意思,转去学军事。1903年他考上湖南武备学堂,次年去日本留学,在东京振武学校和陆军士官学校待了几年,那时候结识黄兴、宋教仁这些人,加入同盟会,开始搞反清活动。回国后,他投身辛亥革命,1911年武昌起义时率部响应,在汉阳打仗,击退清军。革命成功后,当过湖南都督府参谋长、广东护法军政府参谋长。1926年北伐,他是国民革命军第六军军长,带兵攻克武汉三镇,立下大功。抗日战争时,任第一战区司令长官,指挥中原战场,1938年炸开花园口黄河大堤,阻挡日军,但造成大片地区水灾,很多人流离失所。他后来当湖南省主席,负责后方事务,修建公路仓库。程潜一生三次婚姻,前两任妻子早逝,第三任离婚,有多个子女。他个性稳重,军务为主,生活简单,但年龄大了还想找家庭稳定。郭翼青出生1919年,广东汕头人,父亲郭镜心是武汉保险公司经理,家境富裕。她小时候母亲去世,跟祖父母生活,接受私塾教育,后来上女校,学诗书礼仪。家里管教严,她帮母亲做家务,接触新式教育,但婚姻还是父母决定。她长得清秀,性格温和,在那个时代,少女对婚姻有憧憬,但现实往往不由自己。 郭翼青的婚事是程潜副官陈从志介绍的。陈从志带她去见程潜,程潜看了她一眼,说长得清秀。郭翼青回家后,跟父亲争吵,她绝食抗议,不想嫁给年纪这么大的男人。父亲坚持,说这是家族决定,她最后同意接触。几次见面后,她态度变了,程潜温和,有气场,虽然54岁,看起来挺拔。1938年7月,他们在长沙结婚,郭翼青成了将军夫人。婚后,她发现程潜忙公务,常出征,家像临时地方。她早起做饭,洗衣,晚上照顾孩子。怀孕16次,只有6个女儿活下来,其他流产或早夭。她独自面对这些,学会独立生活。程潜前妻周劫华来闹,程潜离婚,给她积蓄,安置别处。郭翼青跟程潜相处,互相尊重,他听她意见,她照顾他起居。抗日时期,他们迁徙多地,她随军,适应战乱。程潜对她体贴,带礼物,帮她亲戚寄钱。尽管年龄差大,两人婚姻稳固,郭翼青没抱怨,专注家庭。 程潜的军旅生涯曲折,1928年被李宗仁扣留,免职,第六军解散。他在上海待几年,1931年九一八后,回国民党,任国民政府委员。1935年当参谋总长,抗日时指挥平汉路作战。1940年调军事委员会副总参谋长,到抗战结束。郭翼青婚后,继续念书,程潜支持她外出见识。她生孩子多,身体吃亏,但坚持下来。1948年,程潜选副总统,得票第三,没当选。后来任湖南绥靖公署主任兼省主席。郭翼青那时29岁,程潜为安全,送她和孩子去香港。她在香港租小屋,缝衣服,教孩子读书,日子清苦。程潜写信给她,表达思念,她回信简短,说家中安好。1950年初,她带孩子回北京,程潜接站,两人重聚。他淡出政坛,她活跃起来,参加妇联、政协工作,去偏远地区组织妇女学习。她不谈过去,只偶尔提死去孩子。程潜1968年4月病逝,北京家中突发,倒地后抢救无效。郭翼青守床边,没再婚,继续工作,抚养女儿。 程潜早年追随孙中山,护国战争时任湖南招抚使,反袁世凯。护法运动中,当湘南护法军司令,击败北洋军。1927年宁汉分裂,他调解失败,第六军被缴械。后来跟桂系合作,打败唐生智,又冲突。抗日中,他指挥兰封会战等,作用大,但花园口决堤后遗症严重。郭翼青出身商人家庭,父亲续弦后,她跟异母弟妹相处。结婚后,她适应将军生活,程潜辣口,她让厨房改粤菜。他忙军务,她管家,怀孕时医疗条件差,导致流产多。只有程熙、程渝、程文、程欣、程丹、程玉六个女儿长大。她教她们识字,注重教育。1949年,程潜策划湖南起义,顺应潮流,投向新阵营。郭翼青从香港回来后,提出要求,程潜说不谋而合。她参与首届全国妇女代表大会,当主席团成员。晚年,她任全国政协委员、民革中央委员。程潜任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湖南省长、民革副主席等职。两人婚姻33年,郭翼青说从不后悔。 郭翼青小时候在汕头长大,文化开放,接触西方思想,崇尚婚姻自由。但父母传统,坚持媒妁之言。程潜第四任妻子,她万般无奈嫁过去。婚后,程潜像长者呵护,她敞开心扉。程潜一生娶四妻,前三任有10子女,他对郭翼青子女也视如己出。抗日结束,程潜1945年抗战胜利后,继续军政。郭翼青随他下武汉、赴南京,竞选总统失败,她支持他。程潜重情义,郭翼青宽仁贤淑,当好内当家。1968年程潜去世后,她独居28年,拒绝再婚,专注工作和社会事务。1996年6月12日,她在北京病逝,终年76岁。葬礼简朴,骨灰安放八宝山革命公墓,跟程潜合葬。她留下一纸家书、旧照、六个女儿,几十年沉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