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到中方请柬后,特朗普态度变了,当着全世界向中国表示感谢,对华连连开绿灯像变了个人。 最近的国际舞台上,围绕中美关系的风向变得有些微妙。曾将对华强硬视为标签的美国总统特朗普,态度似乎出现了180度的大转弯。不仅接连为中国放行,甚至在公开场合表达赞许,这让外界颇为玩味:这究竟是真心示好,还是另有盘算? 特朗普最近的动作确实有点反常,2025年7月,他不仅解除了芯片设计软件、乙烷、喷气式发动机等方面的对华制裁,还同意将英伟达H20芯片卖给中国。 更让人跌破眼镜的是,他在签署“全面遏制芬太尼贩运法案”时,居然公开夸赞:“我认为中国一直在帮助我们解决芬太尼这个可怕的情况”。这可和他2025年2月借芬太尼问题宣布对华加征20%关税的激烈言辞,形成了鲜明对比! 要知道,中国早在2019年就把芬太尼类物质整类列管,成了全球第一个这么做的国家。这么多年来,中国连一克芬太尼都没卖给北美地区。 可美国呢?占全球5%的人口,消费了80%的阿片类药物,2023年因芬太尼过量死了7.4万人,都快赶上一场小型战争的伤亡了。按理说,美国自己的事儿自己解决,可特朗普偏不,非要把锅甩给中国,说是中国恶意对其出口芬太尼,甚至还对华加征145%的超高额关税,那架势,恨不得把中国的脖子卡死。 但现在,特朗普突然变脸,甚至公开改口感谢,这葫芦里卖的什么药?明眼人都看得出来,特朗普这是在玩“政治生意”。 2025年7月,20个民主党州联合起诉他削减防灾减灾计划,得州洪灾闹得沸沸扬扬,国内骂声一片。这时候,他急需转移注意力,芬太尼就成了现成的工具。反正中国在芬太尼管控上确实做得好,夸两句又不花钱,还能显得自己“外交有道”,何乐而不为? 经济账更明显,特朗普刚上台时,对华关税战打得火热,结果呢?美国消费者叫苦不迭,物价飞涨,企业供应链乱成一团。 2025年4月,苹果CEO库克紧急连线白宫,说要是维持高关税,iPhone16系列就得涨价2300美元,半导体设备商也警告“光刻机零件断供将瘫痪芯片工厂”。特朗普没办法,只能豁免了智能手机、电脑等54类中国输美商品的125%关税。 这还不算,中美日内瓦经贸会谈后,美方取消了91%的加征关税,暂停了24%的对等关税,中国市场这才慢慢回暖。 科技领域也是一样。美国本来想通过芯片禁令卡住中国脖子,可没想到,华为愣是在制裁中挺了过来,2025年第二季度还重返中国市场第一。英伟达呢,眼巴巴看着中国这个大市场,急得直跳脚。黄仁勋亲自出马,又是访华又是游说,终于让特朗普松了口,批准恢复H20芯片销售。这哪是对华开绿灯,分明是资本在背后推着他走。 2025年上半年,中国对美进出口同比下降9.3%,但对东盟、欧盟等市场的出口却大幅增长。这说明啥?中国经济韧性十足,美国想靠关税战压垮中国,根本不可能。特朗普也意识到了这一点,所以才急着缓和关系,想在8月12日关税休战到期前再续三个月。 不过,特朗普的算盘打得再精,也逃不过“真香定律”。他一边说“美国遥遥领先于中国”,一边又不得不承认“将以非常友好的方式与中国竞争”。这种矛盾,恰恰暴露了他的真实心态:既想保住美国的霸权地位,又离不开中国这个合作伙伴。 说到底,特朗普的态度转变,就是一场精心策划的政治表演。芬太尼只是幌子,国内压力、经济利益、科技竞争才是真正的驱动力。他心里清楚,和中国对着干,吃亏的是美国自己;和中国合作,才能捞到实实在在的好处。 至于他说的“感谢”和“友好竞争”,听听就算了,别太当真。毕竟,商人总统的话,永远跟着利益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