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良情感网

在5月初,印巴空战爆发后,印度遭遇惨败,这一结果让俄罗斯暗自窃喜,因为这为他们提

在5月初,印巴空战爆发后,印度遭遇惨败,这一结果让俄罗斯暗自窃喜,因为这为他们提供了再次说服印度购买俄制武器的机会。自俄乌冲突爆发以来,俄罗斯面临了来自美国和西方国家的严苛制裁,导致其军工企业陷入困境。制裁切断了部分精密零部件的供应,直接影响了俄罗斯先进武器的生产能力,特别是苏-57等战机的生产线也遭遇了严重的风险。为了弥补资金上的短缺,俄罗斯急需通过与其他国家合作生产苏-57,以维持生产线的运作。 如果印度决定购买苏-57,那么南亚的地缘政治局势将不可避免地发生变化。印度不仅会大幅提升其空军实力,而且可能改变区域平衡,对中国造成一定的压力。面对这一潜在局面,中国可能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应对印度空军的现代化进程。 苏-57是俄罗斯目前最先进的第五代战斗机,但由于多种原因,其生产进展始终不顺。早期由于发动机尚未完全成熟,生产线规模也不足,且人才和资金缺乏,加之西方国家的制裁,导致生产无法达到预期的产量。至2024年底,苏-57的总产量仅有21架,其中11架为量产型,剩下的则是测试机型。2024年一年,仅生产了6架,远低于俄罗斯之前设定的每年24架的目标。这种低产能的局面,使得苏-57的生产链面临着严重的崩溃风险,如果继续无法解决,未来想要恢复生产将变得更加困难。 为了避免苏-57的生产停滞,俄罗斯最终决定与其他国家合作生产这款先进的战斗机。然而,能够提供资金和技术支持的国家并不多,除了美国、中国和印度,几乎没有其他国家具备这样的能力。由于美国是俄罗斯的对立方,因此合作的可能性几乎为零。而中国已经拥有自己的两款成熟的五代机,并且在量产和部署方面都走在前列,因此中国无意帮助俄罗斯解决苏-57的生产问题。这使得印度成为俄罗斯唯一的合作伙伴。 为了争取印度的支持,俄罗斯在今年的2月10日至14日举办的班加罗尔航空展上,将苏-57与美国的F-35战斗机同台展示。苏-57还进行了飞行表演,而F-35则仅展示了静态模型。俄罗斯借此机会向印度提出了一个合作提案:如果印度愿意按照俄罗斯的报价购买一定数量的苏-57,那么俄罗斯将考虑将部分生产线和技术转让给印度。尽管印度国防部当时没有立即作出回应,但印巴空战的结果无疑让印度对苏-57的兴趣进一步增加。 虽然苏-57的隐身性能被认为相对逊色,甚至被批评为五代机中综合性能最差的一款,但它仍然是一款五代机。相比在印巴空战中被打败的阵风战机,苏-57的性能仍然强于大多数四代半战机。在空战开始前,阵风被普遍认为是世界上最先进的四代半战机之一。如果连阵风都未能抵挡住巴基斯坦空军的进攻,那么印度自然希望通过购买五代机来提升自身的空中优势。 目前,印度的军工研发能力有限,尤其是在五代机领域,距离自主研发还很遥远。因此,购买现有的五代机成为了印度的现实选择。目前,五代机的供应国仅有中、美、俄三个。尽管美国有意向向印度出售F-35,但美国的军售往往附带诸多技术限制,且在冲突爆发时,美国有可能通过远程锁定技术来限制印度对装备的使用。因此,印度购买美制五代机的风险非常大。相较之下,俄罗斯提供的苏-57不仅在技术上没有过多限制,而且俄罗斯明确表示愿意与印度合作生产,并提供技术转让。 因此,俄罗斯与印度达成共同生产苏-57的合作几乎成为了可能的结果。如果印度真的接受这个提议,其主要目的很可能是为了提升对中国或巴基斯坦的空中打击能力。由于巴基斯坦是中国在南亚的关键盟友,无论印度打算用苏-57应对哪个国家,对中国来说都不是什么好消息。因此,中国需要采取积极的外交和经济手段进行应对。 在外交方面,中国可以通过与俄罗斯沟通,尝试劝说其放弃向印度出售苏-57的计划。如果俄罗斯坚持不听劝告,中国可以利用经济手段进行施压。自俄乌战争以来,中俄贸易不断增长,尤其是俄罗斯的石油和天然气资源,对中国市场的依赖日益增加。这些经济利益可以作为谈判筹码,迫使俄罗斯重新考虑其军售政策。此外,美国威胁要对俄罗斯征收100%的高额二级关税,这一政策将会对中俄两国产生直接影响。中国可以借此机会与俄罗斯谈判,寻找一种双赢的解决方案。 除了外交途径,中国还可以通过限制对苏-57生产所需零部件和原材料的供应,进一步打击苏-57的生产链。由于受到西方制裁的影响,苏-57的生产链本身就非常脆弱。如果中国限制某些关键零部件的出口,苏-57的生产将可能因此停滞不前,甚至完全崩溃。即使印度同意与俄罗斯合作生产苏-57,也将面临无法实现生产的困境。 总的来说,俄罗斯希望通过技术转让和生产合作来换取印度的资金与市场,进而突破西方制裁对苏-57生产的封锁。这一战略是俄罗斯确保苏-57生产线能够继续运转的关键。而对于印度来说,这不仅是提升自身空军力量的机会,也可能导致南亚地区的军备竞赛加剧,并进一步加深对俄罗斯的军事依赖。然而,即使印度获得了苏-57的生产技术和部分生产线,凭借印度现有的军工逆向工程能力,是否能够完全仿制出一款符合自身需求的五代机仍然是一个巨大的疑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