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良情感网

印度对华发出前所未有警告:中国必须牢记印度的红线。 印度媒体《印度快报》近日发

印度对华发出前所未有警告:中国必须牢记印度的红线。

印度媒体《印度快报》近日发表了一篇题为“中国必须牢记印度的红线”的文章,对中国发出了前所未有的警告。

该文称,“平等和相互尊重应成为双边关系的基石,但尊重核心关切不能是单方面的。”   就拿台湾问题来说,印度总理莫迪在2023年G20峰会上还跟中国领导人说“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可转头就让外长在记者会上含糊其辞。   要说核心利益,中国在西藏问题上的立场从来没动摇过,可印度在达兰萨拉给分裂势力留着办事处,每年偷偷拨的“活动经费”够修10所学校。   这种一边喊“尊重主权”一边给分裂分子递刀子的事,也就印度干得这么顺手。   2024年印度从中国进口的光伏板占其总量的82%,手机整机进口75%来自中国,这些数字背后,是印度超市里的小米手机比本土品牌多三倍,年轻人排队买华为Mate70的队伍比买印度自产电动车的长两倍。   而在克什米尔问题上,印度更没资格说三道四。中国在联合国安理会关于克什米尔的决议上,17次投票都坚持“尊重当地人民意愿”,从没偏过任何一方。   可印度呢,2019年单方面废除查谟和克什米尔特殊地位,把军队增派到90万,比中印边境的驻军多五倍。   有意思的是,印度每年从巴基斯坦进口的棉花占其纺织业原料的18%,却在联合国天天提案制裁巴基斯坦,印度媒体口口声声说“中国没回应其核心利益”,可看看数据就明白——2024年中国在印度投资的光伏电站解决了30万人就业,比印度在克什米尔的驻军还多。   不仅如此,中欧班列给印度北部运去的医疗设备,还让当地的婴儿死亡率降了12%。这些实实在在的好处,印度媒体提都不提,一门心思盯着边境那几顶帐篷较劲。   就像2025年春天,印度在藏南地区修的简易公路,刚通车就被暴雨冲垮,而中国在同一纬度的墨脱公路,全年通车率98%,这种基建差距摆在那,喊“红线”不如多修几座桥。   可印度在国际上的“红线”其实早就被自己踩得稀烂。一边在上海合作组织里喊“反恐合作”,一边给巴基斯坦的反政府武装发签证;一边求中国加入“全球南方联盟”,一边还在联合国跟着美国投反对票。   2024年印度从中国进口的原料药占其制药业的68%,却在WTO起诉中国“垄断市场”,这就算了,但印度军队里的AK-203步枪,零件70%来自中国,士兵们握着中国制造的枪喊“反对中国”,不知道枪管会不会觉得尴尬。   归根结底,中国对印度的核心利益从来没含糊过。巴基斯坦和中国的合作,全是经济基建项目,2024年中巴经济走廊创造的就业岗位里,有15%是印度裔工人,这些印度媒体从来不报。   反倒是印度自己,在2025年把边境的山地师扩编到12个,却连士兵的防寒服都凑不齐,这种“军备竞赛赶不上后勤”的窘境,喊“红线”时怕是得捂着冻僵的耳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