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良情感网

从地铁配送到AI喂饭,深圳具身智能机器人还有多少可能?

具身智能机器人

如何在更多应用场景

实现价值落地?

7月22日

深圳市科技创新局

党组书记、局长张林

做客《民心桥》时表示

深圳将加快建立

企业研发准备金制度

推动具身智能机器人产业等

跨越式发展

张林说:“为了进一步支持企业作为科技创新主体的地位,我们将会用好综改试点的一系列政策,特别是企业的研发准备金政策,使得企业在投入研发时,敢投愿投,愿意投一些长远的具有战略性的科研方向。”

深圳将推动落地

十亿级具身智能应用场景50个以上

场景牵引技术突破是机器人产业发展的重要路径。张林介绍,此前发布的《深圳市具身智能机器人技术创新与产业发展行动计划(2025-2027年)》,明确提出要加快开放政务服务、工业制造、教育、医疗健康等重点领域的应用场景,滚动开放不少于50个应用场景。

截至目前,深圳已形成市政与公共服务、工业制造与物流、医疗康养与家庭服务三大核心应用方向,部分场景已实现规模化验证。

全球首例机器人自主搭乘地铁完成商品配送(深圳地铁2号线);

普渡机器人实现半人形机器人自主按电梯配送物品;

优必选、迈步机器人等推出助老助残产品,包括行走辅助、外骨骼康复、AI喂饭清洁等。

据了解,该《行动计划》针对具身智能机器人的技术创新与产业发展,围绕引领核心技术攻坚突破、打造公共服务平台矩阵、营造最优科技创新生态三个方面,细化了18条重点任务。

其中,核心技术攻坚主要围绕机器人核心零部件、AI芯片、仿生灵巧手、基座及垂直领域大模型、本体控制等领域,通过科技重大专项开展攻关;公共服务平台矩阵包括福田实验室、光明实验室、国际先进技术应用推进中心(深圳)、深圳市人工智能与机器人研究院、概念验证中心和中小试基地、具身数据采集场等科研平台载体;最优创新生态则包含首台(套)应用、爆款产品培育、开放应用场景、供应链协同创新、行业交流等多种举措。

通过实施《行动计划》,目标是到2027年新增培育估值过百亿企业10家以上,实现十亿级应用场景落地50个以上,关联产业规模达到1000亿元以上,具身智能机器人产业集群相关企业超过1200家,形成更完善的产业生态,具身智能机器人产业综合实力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通过这样的实战实操,让那些真正具有产品力、高成功率、现实生活中可使用性的机器人产品能够在深圳的场景中落地。”据张林介绍,深圳今年将会举办具身智能机器人灵巧手大赛,其采用的就是实战实操的方式。

据深视新闻记者了解,龙岗区的“具身智能机器人示范街区”将形成开放的机器人科研实验场,汇聚“水、地、空”等具身智能机器人测试场景,功能方面集剧场、实验场、产业园区于一体,开启“人-机-城”共生的未来城市新范式。

张林表示:“期待在这些真刀真枪操练的实际场景中,能够加快熟化具身智能机器人场景的落地。”

张林透露:“今年8月底我们将会发布深圳具身智能机器人大赛的各种场景,这些场景是真刀真枪操练的。在年底,我们相信会甄选出一批真正具有生产力能力的机器人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