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卫永刚利用开餐馆作为掩护,偷偷挖掘了一条长达280米的地道,成功盗走了位于彬州市中心佛塔里的宝物,他将这些宝物以580万元的价格卖给文物贩子,文物贩子转手将其卖到2300万元! 麻烦看官老爷们右上角点击一下“关注”,可以在评论区发表自己的意见,更多精彩内容点击头像,进入个人主页即可观看,感谢您的支持! 2015年4月,陕西彬州市公安局接到群众举报,称开元寺塔地宫可能被盗。 警方调查发现,开元广场上一家名为“川湘食府”的餐馆老板卫永刚涉嫌重大。经过三个月的侦查,警方在卫永刚家中查获49件北宋时期文物。 卫永刚1965年出生,初中毕业后在当地汽修厂工作。 他对机械维修很有天赋,能熟练操作各种工具,还会自己改装设备。但他觉得修车收入太低,开始寻找其他赚钱途径。 2004年,卫永刚第一次尝试盗掘古墓,在咸阳被当场抓获,被判处有期徒刑15年。2011年刑满释放后,他没有吸取教训,反而开始谋划更大的盗窃计划。 这次他把目标锁定在开元寺塔,这座建于北宋的七层砖塔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塔下有地宫存放佛教文物。 为了掩护行动,卫永刚在开元广场租下门面开了家餐馆。 白天他照常经营餐馆,晚上10点打烊后开始挖掘地道。他利用汽修技能改良了洛阳铲,提高了挖掘效率。还购买了经纬仪用于精确定位,确保地道准确通向地宫。 挖掘工作持续了近6个月卫永刚雇了3名帮手,每晚工作到凌晨4点。他们在地道里安装了通风管道和照明设备,挖出的土方用编织袋装好,趁夜深人静时运到城外倾倒。 地道总长280米,从餐馆地下室一直延伸到塔基。2015年3月,他们终于挖通地宫,却发现里面积满了水。卫永刚连夜调来两台水泵,用了三天时间才把水抽干。 地宫内共有石函12个,里面存放着舍利瓶、金银器、铜镜等文物49件。这些文物大多是北宋时期的佛教用品,其中一件鎏金铜佛像高30厘米,工艺精湛,是国家一级文物。 得手后,卫永刚通过文物贩子联系买家。一个月内,49件文物被分批出售,总价2300万元。卫永刚作为主犯分得580万元,其他3名同伙各分得100多万元。 案件的破获源于一名同伙因为分赃不均心生不满,向警方举报。2015年7月,警方在卫永刚家中搜出大量盗墓工具和相关书籍。 调查发现,卫永刚为了这次行动做了充分准备。他购买了《中国古塔》、《文物考古基础》等专业书籍20多本,还手写了一本厚达200页的笔记,详细记录了各种古建筑的结构特点。 警方追缴被盗文物时发现,部分文物已经流入私人收藏市场。经过半年努力,49件文物全部追回。经鉴定,这批文物总价值超过3000万元。 2020年11月,彬州市人民法院对此案作出判决。卫永刚因盗掘古文化遗址罪被判处有期徒刑15年,并处罚金50万元。其他3名同伙分别被判处8至12年有期徒刑。 服刑期间,卫永刚在监狱从事机械维修工作。2023年,有媒体记者前往探访,55岁的他表示非常后悔。他说如果当初把精力用在正当职业上,现在应该是个不错的技术工人。 文物专家指出,近年来盗掘古遗址案件呈现专业化趋势。犯罪分子往往具备一定的考古知识和技术能力,给文物保护带来更大挑战。加强技术防范和日常巡查成为当务之急。 每一件文物都承载着历史信息,一旦流失或损毁,造成的文化损失无法估量。 新华社《陕西破获特大盗掘古塔地宫文物案》 央视新闻《"技术型盗墓贼"卫永刚的堕落之路》 《华商报》记者专访《盗墓者卫永刚的忏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