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终于明白巴沙尔走的时候是那么干脆了。
巴沙尔在家里面是老二,学的是医学,性格很温和,本来就不想掺和中东那边的麻烦事,大哥因为突然出了车祸去世了,他被硬拉上台,不得不接手领导叙利亚的任务。
巴沙尔从来没想过当总统,因为一旦坐上那个位置,就没办法中途退出了,最好的情况是他能把叙利亚带出困境,但难度直接飙升到“地狱级”。
巴沙尔毕业于大马士革医学院,主修的是眼科,当年去英国留学时,还想着移民欧洲,同学眼中的他是个温柔又谦逊的人,很难想象他在政治舞台上会是什么样子。
巴沙尔的父亲哈菲兹原本是打算让巴沙尔的哥哥巴西勒接班,巴西勒是军人出身,性格强硬,还会带兵打仗,是最理想的继承人。
巴西勒从小就被哈菲兹带在身边,从一句话到一个,哈菲兹都亲自教导他,如果一切顺利的话,巴西勒和巴沙尔都能有自己喜欢的人生。
有一天下着大雨,巴西勒开车去机场,途中车子失控撞上了护栏,当场没了,哈菲兹听到消息后非常痛苦,他精心培养的接班人就这样没了。
而他的二儿子巴沙尔也被紧急叫回叙利亚,一夜之间成了最合适的接班人,他参加了“速成总统”培训,叙利亚的未来也落在了他的肩上。
哈菲兹去世后,巴沙尔在军方的支持下成为总统,当时的西方媒体称他为“温和改革派”,可现实很快让他走上了哈菲兹的老路。
叙利亚的内战非常严重,他当上总统后虽然尝试了一些改革,但国内局势依然一团糟,民众抗议不断,局面也开始失控。
军方和宗教势力一起对他施压,不让他退让,而巴沙尔最终选择用武力来镇压,不管怎样都不能让叙利亚分裂。
面对内乱的同时,外部环境也不容乐观,自从他第二次连任后,美国就开始孤立叙利亚,但这个策略并没有奏效,因为叙利亚一直和外界保持联系。
有趣的是,美国政府说要孤立叙利亚,但很多美国议员和政界人士却曾访问过叙利亚,政府和内部官员似乎也分成了两派。
巴沙尔把国内局势稳定下来后,向民众承诺会创造发展机会,制定了反腐败机制,还取消了国家安全法院,允许公民和平示威。
在这些举措之后,巴沙尔总算能松口气,于是开始呼吁全国各党派和各界人士进行民族对话,共同应对当前的危机。
西方国家对他并不看好,但叙利亚并没有完全被孤立,他和俄罗斯、伊朗的关系都不错,有这两个国家的支持,巴沙尔也熬过了十年战争。
那些西方政客曾经预言的“倒台”时间一次都没应验,巴沙尔一次次挺了过来。
叙利亚是中东的“十字路口”,被多个中东国家包围,控制叙利亚就能影响整个阿拉伯世界。
而且叙利亚还是俄罗斯唯一的海外军事基地,是俄海军在地中海的战略支点,从这两点来看,叙利亚和俄罗斯的关系非同一般。
西方国家曾经对叙利亚有过期待,希望巴沙尔上台后能和美国搞好关系,谁知道黎巴嫩前总理竟然遇刺,这也让叙利亚进入西方圈子的计划落空。
美国开始制裁叙利亚,欧盟也不让高层和他接触,不过随着欧盟内部矛盾加剧,西方国家也出现了分歧,有一部分人其实支持巴沙尔的改革。
命运有时候真的很奇妙,如果巴西勒没死,叙利亚在他接手后可能会走上更强硬的路线,但内乱可能也不会发生。
如果巴沙尔拒绝父亲的要求,坚持留在英国当医生,那叙利亚可能更早陷入混乱,他们家族的政权也可能被推翻。
巴沙尔弃医从政,虽然是一场被迫的游戏,但从他的身份来看,迟早要面对这一关。
当人站在悬崖边时,前面是追兵,后面是深渊,这时候活下去才是最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