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良情感网

美日达成贸易协议:特朗普夸耀成绩,日本国内情绪复杂。 美国总统特朗普22日高调

美日达成贸易协议:特朗普夸耀成绩,日本国内情绪复杂。 美国总统特朗普22日高调宣布与日本达成"大规模"贸易协议,日本输美商品关税最终定为15%,较此前威胁的25%有所降低,但日本需承诺向美投资5500亿美元。 这份不对等协议引发日本国内强烈反弹,日经指数应声下跌2.3%,丰田、本田等车企股价暴跌,折射出美日同盟背后的经济博弈暗流涌动。 特朗普在记者会上将协议称为"美国工人的伟大胜利",强调15%的汽车关税将为美国创造8万个就业岗位。但日本经济产业省内部报告显示,这项关税仍将使日本车企每年多支出120亿美元。丰田章男在内部会议上直言,这是"戴着天鹅绒手套的铁拳",表面优惠实则重创日本汽车业竞争力。 协议中5500亿美元的投资承诺最受争议。这笔相当于日本年度预算一半的巨资,将主要流向美国基础设施和能源领域。日本财务省估算,投资回报率可能低至3%,远低于日本国内平均投资收益。三菱UFJ金融集团已警告,这可能引发日本国内资金空洞化,加剧经济通缩压力。 农业领域让步同样惊人。日本同意将美国牛肉关税从38.5%降至9%,相当于每年增加30万吨美国牛肉进口。日本农协测算,这将导致本土畜农损失900亿日元,北海道十胜地区的牧场主已开始组织全国抗议。 电子产业遭遇暗伤。协议要求日本开放半导体材料出口限制,允许美国企业获得日本独家的氟化聚酰亚胺等尖端材料。东京电子高管私下表示,这等于让日本自废武功,将苦心积累的技术优势拱手让人。 钢铁关税成为隐形炸弹。特朗普政府拒绝取消对日本钢铝产品加征的25%关税,仅同意"未来讨论"。新日铁住金内部评估,这将继续压制日本钢铁业对美出口,预计年损失达15亿美元。 日本政府试图强调协议的"积极面",包括获得美国液化天然气长期供应保证。但能源专家指出,美国天然气价格仍比澳大利亚贵20%,且运输成本高昂。这种象征性补偿难以平衡日本的整体损失。 汽车零部件条款暗藏杀机。协议规定日本车企必须增加在美生产比例至75%,才能享受部分关税减免。本田公司测算,这需要额外投资50亿美元改造美国工厂,将大幅削弱企业盈利能力。 数字贸易条款引发隐私担忧。美国要求日本放宽数据跨境流动限制,允许美国科技公司直接获取日本用户数据。个人信息保护委员会已提出严正抗议,认为这将严重威胁日本国民数据主权。 日本国内反应激烈。在野党立宪民主党党首枝野幸男怒斥协议是"经济投降",要求公布完整谈判记录。大阪府知事吉村洋文公开质疑:"用5500亿美元买15%关税,这笔交易划算吗?" 美国国内同样分歧严重。民主党批评协议牺牲制造业利益换取农业好处,汽车工人联合会抗议关税力度不足。彼得森研究所报告指出,协议对美国GDP增长贡献不足0.2%,远低于特朗普宣称的效益。 全球市场连锁反应剧烈。韩国宣布紧急评估对日汽车零部件出口政策,德国车企股价集体上涨。中国商务部表示将密切关注协议影响,强调维护多边贸易体系的重要性。 协议中的汇率条款引发央行忧虑。美国要求日本保持汇率稳定,实质上限缩日本央行货币政策空间。前日本央行官员警告,这将使日本失去应对经济衰退的重要政策工具。 日本舆论调查显示,68%民众认为协议"不平等",仅19%支持政府决定。《朝日新闻》社论批评谈判过程缺乏透明度,国民利益被严重忽视。 特朗普将协议作为竞选筹码大肆宣传,但专家指出实际效果存疑。布鲁金斯学会分析称,协议创造的就业可能被自动化取代,长远看对美国制造业帮助有限。 岸田文雄政府陷入执政危机。内阁支持率因协议暴跌至41%,自民党内部出现要求重新审视对美战略的呼声。前首相安倍晋三系议员山本太郎直言:"我们需要重新定义日美关系。" 日本商界暗流涌动。经团联会长十仓雅和承认协议"令人失望",三井物产已启动应急预案。索尼公司考虑将部分生产线迁往东南亚,以规避关税冲击。 医药条款埋下隐患。美国要求日本延长药品专利保护期5年,这将推迟仿制药上市。日本医师会警告,医疗费用可能因此上涨20%,加重国民负担。 这份协议的最大讽刺或许是:特朗普标榜"公平互惠"的协议,却让日本付出了5500亿美元的代价。正如一位东京大学教授的尖锐点评:"这不是贸易谈判,而是经济保护费。" 信息来源: 美日达成贸易协议:特朗普夸耀成绩,日本国内情绪复杂 2025-07-24 07:44·北京日报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