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良情感网

普京打到这一步,也差不多了 战争打到第三年,普京像是终于意识到,地图上的红色不

普京打到这一步,也差不多了 战争打到第三年,普京像是终于意识到,地图上的红色不等于胜利,控制线之外,还有一个词叫“代价”。 18%,这是目前俄罗斯在乌克兰实控的土地比例。听起来不小,拿下的是顿涅茨克、卢甘斯克,还有扎波罗热、赫尔松部分区域。煤矿、港口、农田、核电站,确实都是好东西,从战略层面看,也称得上一句“必须拿下”。 但问题是,普京要的只是“拿下”?显然不是。 战争初期,克里姆林宫高层的梦想是“去纳粹化”“军事中立”“政权更替”,而不是现在这样,拧着地图边缘,一点点贴膏药。如今却不得不装作若无其事地说:“这些地盘,够了。” 够了吗?够撑住对国内的交代,也许刚刚好;够换来国际的停火谈判筹码,却显然太轻。 乌克兰这边不松口,泽连斯基说得也直白:一寸都不能让。背后西方盯着,不允许他软。让,就是输。不让,就是“自由战士”。 于是,一个想收手,一个不让收,前线就成了拉锯带,后方则成了忍耐场。 别看俄罗斯现在嘴硬,国内其实快绷不住了。 战争刚开始那会儿,民意高涨,爱国情绪一沾火就着。可时间一久,前线的尸袋开始成批往回送,后方的钱包也越来越瘪。光靠电视台给“特别军事行动”贴标签,已经捂不住真相。 别说老百姓,连老兵都开始上网发牢骚:打了三年,图啥? 青年人更现实,他们不上电视,也不上战场。他们去国外、躲征兵、卷移民,能跑的跑,能躲的躲。看透了,这不是他们的战争,是一场消耗他们未来的游戏。 而那些军工企业呢?当然在笑,战事一响,订单如潮。大批财政流向军费,GDP的“战时繁荣”维持着虚假的景气。表面看起来就业还行,工业还热,实际上整个国家正在被战争经济锁死。 这才是普京必须找“体面出口”的根本原因。 说白了,他知道这仗打不动了。国内不支持、国际不接招,继续打下去,连“自己人”的日子都没法过了。 更何况,制裁不但没崩,反而在变成一种长期战术。美元体系不崩,俄罗斯就别想回到世界主流金融市场。就算靠石油和天然气再撑几年,结构性危机早晚爆发。 普京当然清楚。他最近在白俄罗斯那番“愿意停火”的表态,听起来像是在传信,也像在递台阶。但西方根本不接——你今天说够了,明天还会不会说“不够”?他们信不过。 泽连斯基更直接,他不能信,也不敢信。哪怕现在的俄军推进乏力,哪怕乌克兰前线也极度吃紧,但放弃土地就等于交出政治生命。这种代价,谁也扛不起。 所以战争继续。 但这不是那种“你死我活”的战争了,而是一种“边打边耗”的状态。俄军控制区成了现实,但未来几乎不可控。没有国际承认、没有经济活力、没有安全保障,放在那里就是个烫手山芋。 而乌克兰也好不到哪去,西方军援在减少,内部腐败没治好,征兵越来越难,年轻人不想上战场,经济靠贷款活着,人民靠信念硬撑。 最关键的是,这场仗,已经不再只是俄乌之间的事了。 从一开始,西方就把乌克兰当作“反俄工具”,这没什么秘密。美国要的是牵制俄罗斯,欧洲要的是保命符,至于乌克兰真正想要什么?那不重要,重要的是它要的东西,和西方想给的不一定一样。 于是,现在变成了这样—— 俄罗斯拿着地图说:“我已经很克制了。” 乌克兰握着主权说:“你给我滚出去。” 美国和北约在边上看热闹,同时不断添柴,嘴上喊和平,手里运武器。 这局面,怎么收? 普京心里未必没数。他也许不指望马上停火,但总得开始留后手。他需要的是一个对内“交差”的成果,一个对外“甩锅”的借口,还有一套“退出机制”的铺垫。 这不是认输,而是一种妥协式的收场。 只不过,这样的收场,也许不会体面,也许会被反噬。 乌克兰不会放弃,西方不会放水,俄罗斯更不会认错。 所以最现实的可能,就是这场战争不结束,而是慢慢模糊:从热战变冷战,从冲突变博弈,从前线火力对拼变成谈判桌上的冷暴力。 但战争留下的,不会轻易散场。死伤、经济、信任、民意、舆论、未来,每一样都在继续发酵。 唯一确定的是:普京,不能再赌了。俄罗斯,也赌不起了。 而世界,看清了这场“赢不了、输不起、退不动”的战争,正在开始对所有冲突的“长期性”做心理准备。 这或许才是最大的危险。 参考资料:《 普京不想再打了,俄军打下来的领土,足够给1亿俄罗斯人一个交代-中华网热点新闻 》

评论列表

亲爱的达瓦里氏
亲爱的达瓦里氏 4
2025-07-25 22:48
大鹅就是一介匹夫。对越,对印,都教你了。抄作业都不会?百万大军一起动。什么义务兵合同兵。闪击乌冬。开场就梭哈。天上苏57,图160。地面部队,百万起步。进去就打,打完了撤回来。惩戒完毕。
战争2013
战争2013 2
2025-07-25 03:25
双方对于如何划界现在还没有达成一致。
宝塔镇河妖
宝塔镇河妖
2025-07-26 07:08
作者说的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