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良情感网

10年前,墨西哥不讲信用撕毁中国300亿高铁订单,2.7亿违约金只愿赔810万,

10年前,墨西哥不讲信用撕毁中国300亿高铁订单,2.7亿违约金只愿赔810万,可恨的是不到1年,墨西哥再次毁约。而在2020年,墨西哥终于发现这个项目没中国不行,又找上了门来,我国答应了吗?   2014年,中国铁建牵头的联合体打败全球其他对手,拿下墨西哥城到克雷塔罗的高铁订单,总额折合人民币近300亿。这条线全长210公里,时速能到300公里,本来能帮墨西哥提升交通水平,也让中国技术在美洲落地生根。可没想到,中标刚三天,墨西哥政府就单方面宣布撤销招标结果,说是为了保证竞标过程合法,避免任何质疑。背后的原因其实是国内舆论闹腾,因为墨西哥前总统妻子从联合体里一家本地企业买了栋别墅,引发利益输送的猜疑。墨西哥就这样不讲信用,直接撕毁合同,完全不管国际商业规矩。中国企业前期花了不少钱做准备,损失不小,本该有的高额违约金,他们却只肯赔131万美元,折合人民币约810万,这跟合同总额比起来,简直是九牛一毛。中国铁建等公司的股价跟着大跌,整个高铁板块市值蒸发好几千亿。那时候,中国高铁出口正热火朝天,这事儿像盆冷水泼下来,让人心里直嘀咕,走出国门咋就这么难。   墨西哥的做法确实让人气不过,他们给出的理由听着冠冕堂皇,其实就是国内政治压力作祟。撤销后,他们说会重新招标,让中国企业别灰心。可实际情况呢?中国团队调整方案,继续参与新一轮竞标,跟其他国际公司较劲。结果2015年初,墨西哥又变卦了,这次直接宣布无限期搁置整个项目,借口是国际油价跌了,公共预算吃紧。不到一年时间,两次毁约,这信用丢得干干净净。中国企业白忙活一场,前期投入的勘测和设计成本全打水漂。墨西哥政府拖拖拉拉,最后在2015年5月才勉强同意那点赔偿。中国方面当然不满意,通过外交和法律渠道表达立场,但墨西哥就是死扛着不松口。这事儿不光伤了中国企业的元气,还影响了中墨经贸关系的信心。中国高铁技术世界领先,本该是互利共赢的事儿,却因为对方的反复无常,耽搁了好几年。不少人说,这暴露了某些国家在合作中的不靠谱,提醒我们走出去得更谨慎。     时间一晃到2020年,墨西哥启动了玛雅列车项目,这是个连接尤卡坦半岛的铁路网,总长1500多公里,主要为旅游和经济发展服务。他们意识到自家技术跟不上,过去的高铁项目教训也摆在那儿,就主动找上中国企业求合作。中国通讯建设公司等单位审慎评估后,决定参与部分路段的建设。从帕伦克到埃斯卡塞加的第一段,中国团队负责建造,确保进度和质量。到2023年底,第一段开通运营,列车开始跑起来,运送乘客和货物。墨西哥从中尝到甜头,旅游业有所起色,但早期毁约的阴影还在。中国答应了这事儿,不是因为忘了旧账,而是秉持互利共赢的原则,推动共建共享。高铁合作重启,也体现了中国一贯的开放姿态,尽管过程曲折,但最终证明了中国技术的可靠和吸引力。   回顾整个过程,墨西哥的信用缺失直接导致自家基建延误,本来能早几年享受到现代化交通,现在多绕了不少弯。中国高铁以高效安全著称,已出口到印尼、老挝等多国,帮当地民众改善生活。墨西哥两次毁约,不仅让中国企业吃亏,还让国际社会看到他们处理合作的随意性。中国企业从中学到教训,加强海外风险把控,现在参与玛雅列车时,合同条款更严谨,避免重蹈覆辙。这事儿也说明,在全球化时代,信用是基础,互信才能长久合作。中国坚持和平发展,推动“一带一路”倡议,就是要和各国共享机遇。墨西哥后来求助,实际上承认了中国实力的不可或缺,这对中墨关系是个积极信号。   现在看,玛雅列车项目稳步推进,到2024年,多段线路开通,全线贯通指日可待。中国企业继续投入,确保工程标准高,惠及当地人民。这不光是铁路,更是两国经贸桥梁。中国高铁走出去的步伐没停,反而更稳健。过去墨西哥的失信行为,提醒大家国际合作得讲规矩,不能说变就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