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成都不要错过这个展!不然只有去南京看了
去年去南京玩,走到夫子庙的时候比较晚了,想去看中国科举博物馆结果吃了闭门羹。这不,武侯祠和中国科举博物馆等博物馆在联合举办的新展,弥补一些南京旅行文遗憾。这个展览汇集了来自成都武侯祠博物馆、南京中国科举博物馆、四川博物院等机构的十余件(组)珍贵文物,以时间为轴,完整勾勒出科举制度1300年的发展轨迹。
📒展览精华总结
❶本次展览的主题“三元及第”,指的是在在乡试、会试和殿试中,每次第一名即解元、会元、状元,可以大致理解为小升初,中考和高考,但是高考还必须是全国统考的第一才行,1300年来“三元及第”只有十余人。
❷一千多年的科举历史中虽然诞生过无数状元,最终青史留名的少之又少,比如:王维、文天祥、张居正、徐光启和林则徐,都是状元出身,也是历史名人。
❸四川的状元最负盛名就是杨升庵了,明代整个四川唯一的状元,明代三大才子之首,也是成都新都人,新都桂湖还有纪念他的升庵祠,他们家那条街现在还叫状元街。
❹古代武举乡试中,要考骑射六矢、步射六矢、开弓(120斤)、舞刀((120斤)、举石(300斤),兼考“地球”(射落高处圆球),看看图4的石锁这个就是他们当时训练的“哑铃”
❺贡院是举行乡试和会试的地方,清代的贡院全国一共17座,其中顺天(北京)、江南、河南和广东被称为“天下四大贡院”,其中最大的贡院不是顺天,而且在南京的江南贡院,为中国古代最大的科举考场,所以中国科举博物馆是建在了江南贡院旧址之上。
❻四川的贡院基本都在成都,除了清初的那段时间,搬到到保宁府(阆中),后面康熙四年在明蜀王府旧址上建贡院,贡院旧址大致在今四川科技馆附近。
❼图2的“袖珍夹带”,这是一份清代的作弊小抄,大小跟一包餐巾纸差不多,这种字体叫做蝇头小楷,单字大小在2至6毫米之间。
❽展厅进门的C位放置的是后蜀残石经,算是川博的镇馆之宝之一,也是上过《国家宝藏》的国宝级文物。石经首次完整收录儒家“十三经”,奠定了后世儒家经典的基本格局。
🏺:三元及第——家国之梦与华夏文明传承展
📍:成都武侯祠博物馆群贤堂
📅:2025年7月15日——10月28日
🎫:50元(武侯祠门票含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