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良情感网

今年1月,联合国伸手找中国要钱,中国记者质问美国到底欠了联合国多少钱? 没

今年1月,联合国伸手找中国要钱,中国记者质问美国到底欠了联合国多少钱?

没想到联合国发言人听后,尴尬的说欠了28亿美元,直到如今都没还上!

今年1月,在纽约总部的新闻发布会上,联合国官员向中国记者提出“继续支持人道主义工作”的请求。

面对这一请求,现场一名中国记者突然抛出问题:“请问美国目前拖欠联合国多少会费?”

联合国发言人沉默片刻后承认:“截至今年1月,美国未缴纳的常规预算和维和摊款累计达28亿美元。”

这个数字让在场记者哗然——联合国2025年全年常规预算总额不过37.2亿美元,美国一家的欠费就占了近七成。

事实上,美国拖欠会费早已不是新鲜事。

自1986年通过《卡萨巴姆修正案》以来,华盛顿就将拖欠会费作为向联合国施压的政治工具。

特朗普期间,美国曾公开宣称联合国是“闲聊俱乐部”,并以“不公平分摊”为由拒绝足额缴费。

即便拜登政府声称“回归多边主义”,实际行动却依然如故。

截至2025年1月,美国已连续三年未缴清会费,且欠款金额逐年攀升。

这种“欠费有理”的态度,与中国形成鲜明对比。

作为联合国第二大会费国,中国不仅按时足额缴纳会费,还主动向紧急应对基金捐款支持人道主义行动。

2024年,中国缴纳会费4.8亿美元,2025年分摊比例提升至20%,接近美国的22%。

2021年,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张军大使曾明确表示:“维护联合国作用需要所有会员国都体现负责任态度。”

这一立场在2025年再次得到印证——当联合国因欠费被迫裁减20%员工时,中国仍在按计划履行财政义务。

更值得玩味的是,美国拖欠会费的同时,却在军事上大把撒钱。

2024年,美国军费开支突破8000亿美元,仅一艘“福特”级航母的造价就超过130亿美元。

这种“大炮优先于黄油”的策略,让国际社会对其“多边主义承诺”产生质疑。

面对舆论压力,美国并非没有应对之策。

根据《联合国宪章》第十九条,欠费超过两年应缴总额的国家将失去投票权。

但华盛顿总能精准“踩线”——每年象征性缴纳一点费用,既避免失去投票权,又维持施压筹码。

这种“规则游戏”让联合国陷入两难:既需要美国的资金支持,又无法有效约束其行为。

在这场财政博弈背后,折射出的是国际秩序的深层矛盾。

当联合国因欠费连基本运转都难以为继时,美国却在利用这一困境强化自身影响力。

如今,28亿美元的欠费仍躺在联合国的账本上。

随着中东局势紧张、全球难民危机加剧,联合国的资金缺口还在扩大。

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国记者的提问不仅是对美国信用的追问,更是对国际责任的叩问——当大国都在逃避义务时,联合国的未来又该何去何从?

答案或许就藏在古特雷斯的那句感叹里:“多边主义不是口号,而是需要真金白银的投入。”

而谁在践行承诺,谁在空谈理想,国际社会早已看得清清楚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