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良情感网

有一天黄金荣去饭店,要了一盘红烧老虎肉,结果老板给他上了一盘红烧猪肉,黄金荣怒了

有一天黄金荣去饭店,要了一盘红烧老虎肉,结果老板给他上了一盘红烧猪肉,黄金荣怒了,问道:“老虎肉变猪肉,请给我一个合理的解释!”

民国十五年的上海法租界,霞飞路上有家“聚丰园”饭庄已经营业二十多年,这家店最出名的招牌菜叫“红烧老虎肉”,实际上就是用上好五花肉制作的红烧肉,只是取个威猛的名字讨彩头。

当时上海餐饮业有个不成文的规矩,菜名越响亮生意越好,像“龙须面”就是普通的挂面,“凤凰蛋”其实是咸鸭蛋,大家心照不宣,聚丰园的这道“老虎肉”用料扎实,一份要价两块大洋,每天能卖出三四十份。

黄金荣的产业遍布租界,从赌场到烟土行都有涉及,他看中聚丰园主要因为地段好,霞飞路是法租界的黄金地段,这家店的三层小楼价值至少五万大洋,更重要的是,控制了餐饮业就能更好地洗钱和收集情报。

最初黄金荣派手下去谈收购,开价只有一万五千大洋,聚丰园老板陈掌柜当然不同意,这个价格连店铺装修都不够,谈判进行了三轮,黄金荣的人每次都是威胁多于诚意,最后一次甚至在店里砸了几个茶碗就走了。

一个月后的下午,黄金荣带着八个穿长衫的手下来到聚丰园,他们没有闹事,只是正常点菜用餐,黄金荣特意要了那道招牌的“红烧老虎肉”,还叫了一壶绍兴黄酒,表现得像个普通食客。

饭菜端上来后,黄金荣吃了几口就放下筷子,大声质问为什么用猪肉冒充老虎肉,这话一出口,整个饭厅的客人都停止了交谈,大家都知道这只是个菜名,但没人敢当面指出黄金荣在找茬。

陈掌柜赶紧过来赔不是,解释这只是传统的菜名叫法,黄金荣却不依不饶,说这是欺骗消费者,要求退钱并且赔偿精神损失,双方僵持了半小时,最后陈掌柜只能请黄金荣到后堂私下商谈。

谈判的结果是黄金荣提出“合作”方案:他不收购饭店,但要求每月从营业额中分走七成作为“保护费”,这个条件看似让陈掌柜保留了店铺所有权,实际上把他变成了打工仔。

陈掌柜算了一笔账,聚丰园每月营业额大约三千大洋,除去食材、工资、房租等成本,纯利润只有八百大洋左右,按黄金荣的要求,他每月要上交两千一百大洋,这明显是亏本买卖。

但陈掌柜没有选择权。黄金荣在法租界的势力太大,连巡捕房的外国警官都要给他面子,如果不答应,店铺随时可能遭遇各种“意外”,比如食材供应中断、客人被吓跑、甚至直接被查封。

协议签订后的第三个月,聚丰园开始入不敷出,陈掌柜先是辞退了一半员工,然后降低菜品质量节省成本,原本一份两块大洋的红烧肉改用便宜的肉料,味道大不如前。

老顾客们察觉到变化后纷纷转向其他饭店,聚丰园的生意一落千丈,到了年底,陈掌柜实在撑不下去了,只能把店铺转让给黄金荣,换取一笔能够糊口的钱回老家。

黄金荣接手后对饭店进行了改装,把三楼改成了私人会客厅,专门用来接待帮派内部的重要人物,一楼二楼继续营业,但主要客户变成了他手下的马仔和一些依附于青帮的商人。

那道著名的“红烧老虎肉”也被重新包装,黄金荣真的弄来了一些野味,包括野猪肉、鹿肉等,价格涨到了五块大洋一份,这些野味大多来自苏州、杭州一带的山区,通过特殊渠道运到上海。

这件事在上海商界传开后,很多店家开始主动修改菜单上的夸张菜名,“麒麟尾”改成了“红烧蹄膀”,“龙肝”变成了“猪肝”,“凤髓”改成了“冬瓜”,大家宁可生意差一点,也不愿意给黄金荣这样的人留下把柄。

更有商家直接在店门口贴出告示,说明所有菜名都是传统叫法,食材以实际供应为准,这种此地无银三百两的做法虽然显得多余,但确实避免了不必要的麻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