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良情感网

新疆,一导游带着2对夫妻自驾游,期间受邀与对方2名男士一起饮酒,结果因喝了一瓶酒

新疆,一导游带着2对夫妻自驾游,期间受邀与对方2名男士一起饮酒,结果因喝了一瓶酒醉酒,被送回宾馆休息后,因异常血液质型肺肿,重症肺炎,酒中毒呼吸衰竭死亡。事后,导游家属认为2对夫妻发现导游醉酒后没有将导游送医治疗等等,未尽到安全保障义务,向2对夫妻索赔76万元。法院这样判! (来源: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阿克苏地区中级人民法院) 黄某是一名有着多年经验的导游,主要在新疆地区带团。 和那些动辄几十人的大团不同,他更倾向于接待人数较少、时间灵活的“半定制”旅行单子。 一来旅途更轻松,二来也能更深入地交流,旅客体验更好,他的口碑也因此不错。 2023年6月的一天,黄某接到了一个新的行程。 这次的客户是一对朋友档:李某夫妻和卢某夫妻,四人想趁着节假日结伴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新疆自驾游。他们在网上看到黄某的导游信息,觉得他人靠谱、行程安排灵活,便主动联系他当随车导游兼路线规划员。 黄某很快拟出一份行程,涵盖了伊犁草原、赛里木湖、喀拉峻、那拉提等热门景点,也预留了充足的休息时间和自由活动空间。 出发前,他还专门帮几位游客检查了车辆情况,并准备了一份详细的注意事项清单,包括防晒、饮水、路况提醒等。 因为这类小团基本全程自驾,黄某可谓一人多职。 一天晚上,在新疆的旅途中,李某夫妇提议聚餐,请大家一起吃顿热热闹闹的饭。大家相处得不错,气氛也融洽,就选在酒店附近的一家餐馆落座。当晚的饭局一共五个人:李某夫妇、卢某夫妇,以及导游黄某。 饭桌上少不了酒。李某和卢某都是平时小酌的主儿,兴致来了也和黄某碰了好几杯。黄某可能是觉得身为导游,得招待好客人,加上几杯下肚之后兴致愈高,竟一口气喝下整整一瓶白酒。李某几次提醒他“差不多就行”,但黄某还是笑着摆手,说没事、能喝。 酒局持续到了晚上10点半左右,几人陆续起身散场。李某夫妇负责买单,结完账正准备下楼,谁知一出餐厅门口就看到黄某已经倒在地上,醉得不省人事。 夫妻俩顿时慌了神,赶紧和卢某夫妻、酒店工作人员一起把黄某扶回了房间。 几人小心翼翼地将他放到床上,帮他脱了鞋,头下垫了几个枕头,又打开空调调到舒适温度,还用湿毛巾擦了擦他满脸的酒汗。 尽管都不是亲人,但对他的照料也算尽了基本的人情义务。 最关键的是,李某在当晚第一时间就拨通了旅行社负责人的电话,告知黄某醉酒严重、已经无法自行起身,希望单位尽快派人处理。 他们本以为事情已经交接清楚,专业的人会接手。 直到次日凌晨0点22分,旅行社才派出一位名叫赵某的同事赶到酒店。赵某一进门,看到黄某浑身都是呕吐物,躺在床上一动不动。 他并未立即采取措施,而是拍了几张照片,向上级再次汇报了现场情况,自己则坐在一边等领导指示。 直到接近凌晨2点,赵某才意识到情况不妙,黄某呼吸微弱、脸色发白,才慌忙拨打120急救电话。救护车赶到时,黄某已经处于极度虚弱的状态。 凌晨4点09分,医生最终下达了死亡通知:死因是重症肺炎、酒精中毒导致的急性呼吸衰竭。 本是一场简单的聚餐,却因种种延误与疏忽,酿成了无法挽回的悲剧。 黄某家属坚信同桌饮酒的游客难辞其咎。将李某、卢某两对夫妇告上法庭,要求他们为黄某的死承担责任,索赔各项损失共计76万元。 法院审理后,首先明确了一个重要原则:聚餐喝酒是正常的社会交往,不能因为出了事,就让所有同饮者“连坐”。 最终,一审法院驳回了黄某家属的全部诉讼请求。 家属不服上诉,二审法院审理后维持原判。 对此大家怎么看呢?欢迎在评论区讨论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