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良情感网

555年,陈霸先袭杀王僧辩。三十多年后,王僧辩的儿子王颁带兵掘开陈霸先的陵墓,将

555年,陈霸先袭杀王僧辩。三十多年后,王僧辩的儿子王颁带兵掘开陈霸先的陵墓,将骨骸焚化成灰,加水后分给千余人喝下。 548年,侯景以 “清君侧” 为名攻破建康,将八十六岁的梁武帝囚禁饿死。这场持续四年的叛乱,使江南地区 “千里绝烟,人迹罕见”,也摧毁了梁朝的统治根基。 在平定叛乱的过程中,陈霸先与王僧辩脱颖而出。 侯景闹事那几年,整个江南乱成一锅粥,老百姓没吃没喝死的死逃的逃,建康城都快成废墟了。陈霸先和王僧辩呢,真成了大救星。陈霸先带那三万精兵,一路从岭南杀过来,抢地盘、打乱贼,硬是把侯景的兵挡在江边;王僧辩从荆州顺江下,船队运着粮草,走到哪都开仓放粮,救活不少饿殍。这两人合军后,548年到552年那场叛乱就搞定喽。平乱后梁朝基本瘫了,连个像样的皇帝都立不住,只能由个傀儡上台撑场面。这时候陈霸先和王僧辩成了实权人物,一个手里攥着精兵,一个背后靠荆州大粮仓,天天勾心斗角。 说到底了,陈霸先这小兵出身,一路爬上来全靠打打杀杀,心里早就野了。王僧辩呢,老父亲是朝廷重臣,名门之后,做事讲究规矩,一心想恢复梁朝旧秩序。两人合作,表面和和气气,暗地里互相提防。陈霸先觉得王僧辩在荆州囤粮想卡自己脖子,王僧辩又嫌陈霸先靠北边屯兵图谋不轨。这种猜忌在555年爆发了:陈霸先突然带兵冲进王僧辩的营地,直接一刀砍翻他。 这事儿整得跟夜半偷袭似的,连个招呼都不打,王僧辩连句遗言都没留下。当时在场士兵们都懵了,你说合作了这么些年,转眼就成了死对头。回头想想陈霸先的举动,说白了就是权力野心闹的——寒微出身,靠军功爬上位,眼看梁朝要倒,抢着当老大的心思比啥都急。可这种夺权方式太狠毒了,杀盟友就像杀鸡仔,啥道义情分全不管了。历史里这种背叛挺常见,但这么明目张胆的搞法,直接把江南局势搅得更乱。 王僧辩一死,陈霸先就彻底放开了手脚。不出几年他就逼着梁朝让位,在557年自己建了陈朝,当了开国皇帝。当皇帝那阵子,他倒做了点重建的事:修城池、减赋税,江南好歹喘口气。陈霸先统治了十来年,到559年去世后安葬在陵墓里。他儿子接班,可陈朝内部矛盾不断,兵乱、饥荒没停过。你看时间一长,王僧辩的儿子王颁就憋不住了,这家伙一辈子记住杀父之仇,带着旧部偷偷练兵。 这种闹剧咱仔细品品,全因为梁朝自个儿太腐败了。侯景为啥造反?不就是梁武帝晚年昏聩,朝臣腐败没人管,闹出民不聊生的乱子嘛!陈霸先和王僧辩平乱立功,本可以重建个太平世界,结果偏偏搞内斗:一个想翻身当家做主忘本了,一个死守名门风骨丢了时机。最惨的是百姓,江南刚稳定些,又被陈朝夺权的战争搞得流离失所。回头看看王颁那个报复行动,虽说是复仇,可掘墓分灰真把人性阴暗面展露了。古代政治就这德性,恩怨不搞完就没完没了,跟个死循环似的。平乱英雄成了仇家,后人又跟着堕落。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