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次会谈不剩几天,美财长突然通知中国,谈判议题变了,中方拒绝。 最近中美之间的第三轮关税谈判可真是让人捏了一把汗!原本大家都以为双方会继续谈关税减免的事儿,结果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突然在7月21日放话,说要把谈判议题改成中国跟俄罗斯、伊朗买石油的事儿,这一招突然变卦,让不少人都大跌眼镜。 咱们先把时间线理一理,第三轮谈判定在7月27日到30日,地点在瑞典斯德哥尔摩,前两轮在日内瓦和伦敦谈得还算顺利,双方都同意暂停加征关税,给了三个月的休战期,到8月12日到期,本来大家都盼着这第三轮能把关税问题再往前推一推,结果美方突然来了这么一出,真是让人措手不及。 美国为啥要这么干呢?说白了,就是想在谈判桌上多加点筹码。 贝森特在采访里说,美国更看重协议质量,言外之意就是想让中国多让步,他们盯上中国跟俄伊的石油合作,其实是醉翁之意不在酒。 中国是俄罗斯和伊朗石油的大买家,美国对这两个国家有制裁,就想通过施压中国,让咱们减少跟他们的合作,甚至转而买美国的石油。这算盘打得挺精,但咱中国能答应吗? 外交部发言人郭嘉昆在22日的记者会上就明确表态了,中方立场一贯明确,希望美方一起落实两国元首共识,通过对话解决经贸问题,言外之意就是,别想把话题带偏了! 中国社会科学院的专家吕祥说得更直接:美方这是想把贸易谈判当成地缘政治工具,逼着中国站队,这完全违背了建立磋商机制的初衷。 其实,美国这招也不是第一次用了,今年6月,特朗普就威胁说要对买俄罗斯石油的国家征二级关税,最高能到100%。 这明摆着是想卡住中国的能源脖子,但他们可能忘了,中国跟俄伊的石油合作是正常的商业行为,是为了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咱们总不能因为美国的压力,就断了自己的能源供应吧? 再说了,中国外交部早就多次强调,坚决反对任何非法单边制裁和长臂管辖,这可不是说说而已。 就拿伊朗来说,美国制裁了那么多年,中国企业还是该合作就合作,因为这是咱们的合法权益,这次美方想把这事儿塞进贸易谈判,就是想逼着中国在能源问题上低头,这门儿都没有! 从咱们老百姓的角度想,这事儿影响可不小,要是谈判谈崩了,8月12日之后关税可能又要涨回去,到时候进口的美国商品价格上涨,咱们买东西就得花更多钱。 更严重的是,贸易战升级可能会影响出口企业,导致就业机会减少,这可不是危言耸听,看看前两轮谈判前的情况,很多依赖出口的中小企业都过得紧巴巴的。 但咱们中国也不是吃素的,商务部已经宣布,副总理何立峰将带队去瑞典谈判,这表明咱们还是愿意谈的,但前提是美方得守规矩。 要是美方继续搞这些小动作,中方肯定会采取反制措施,就像之前对美国化工巨头杜邦的反垄断调查,还有暂停对部分美国商品的关税减免,这些都是咱们的底牌。 其实,美国这么做也有自己的难处,他们国内经济现在不太景气,一季度GDP还萎缩了0.3%,通胀压力也大。 特朗普政府想通过贸易谈判捞点好处,转移国内矛盾,但他们可能没想到,中国不吃这一套,中国经济韧性强,前几个月出口还保持两位数增长,广交会的订单也不少,咱们有底气跟美国硬碰硬。 国际上对这事儿也挺关注的,瑞典首相克里斯特松就说,这次谈判对全球贸易和经济都很重要。 世界贸易组织总干事伊维拉也表示,中美合作对多边贸易体系至关重要,这说明国际社会都希望双方能通过对话解决问题,而不是把矛盾扩大化。 但美国似乎没把这些放在眼里,贝森特在采访里还威胁说,要对买俄罗斯石油的国家征高额关税,甚至还拉上欧洲一起干。 可欧洲国家会听他的吗?现在欧洲自己能源都紧张,还指着俄罗斯的天然气过日子呢,美国这招拉帮结派,估计也难成气候。 说到底,中美之间的贸易谈判本应该是平等互利的,但美方这次突然变卦,把地缘政治问题塞进贸易谈判,就是想单方面占便宜,这种做法不仅破坏了谈判的基础,也让全球经济跟着遭殃,咱们中国一直强调,谈判要在平等、尊重、互惠的基础上进行,不能谁拳头大谁说了算。 现在谈判马上就要开始了,咱们老百姓都盼着双方能回到正轨,好好谈关税减免的事儿,要是美方继续胡搅蛮缠,咱们也不怕,大不了接着奉陪。 中国有句老话:有理走遍天下,无理寸步难行,在这件事儿上,咱们占理,美国再怎么折腾,也翻不出什么浪花来。 最后我想说,国家利益高于一切,中国在国际事务中向来是讲道理的,但涉及到主权和核心利益,咱们绝对不会让步。 美国要是想通过施压让中国低头,那可真是打错了算盘!咱们中国人民团结一心,有信心、有能力应对任何挑战,这一点,谁也别想怀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