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良情感网

1948年3月,国民党整90师中将师长正在怒骂小电话兵,甚至开了两枪恫吓。小电话

1948年3月,国民党整90师中将师长正在怒骂小电话兵,甚至开了两枪恫吓。小电话兵看性命难保,把驳壳枪对准了师长,连开20枪。师长被打成了“筛子”,小兵怕师长没死,又塞了一颗手榴弹,把师长炸了个粉身碎骨。

1948年3月,解放战争正进入关键阶段,宜川战役是西北战场的一次硬仗。国民党整90师被解放军围困在陕西瓦子街一带,形势岌岌可危。这时候的国民党军队内部早就不是铁板一块,物资短缺、士气低落,再加上解放军的步步紧逼,军官和士兵之间的关系紧张得像拉满的弓弦。整90师作为主力部队,本来肩负着守住阵地的重任,可没想到,内部矛盾却在这节骨眼上炸开了锅。 严明是整90师的中将师长,1905年生在江西兴国县,家里穷得叮当响。小时候吃过不少苦,后来投身国民党军队,靠着战场上的硬拼一步步爬上来。他打过北伐、抗过日,军功不少,到1940年代中期坐上了师长的位置,手下管着好几万人。严明管兵有一套,纪律抓得特别严,手下要是犯错,轻则挨骂,重则挨罚甚至降职。他觉得自己这是为了部队好,可士兵们不这么想,私底下都叫他“严阎王”。这种高压作风在平时还能压住人,可到了宜川战役这种生死关头,就成了火药桶的引线。 严明这人脾气火爆,眼里揉不得沙子。战场上通信一出问题,他就跟点着了炮仗似的,觉得手下都是废物。这次宜川战役,61旅那边战况不明,电话线又断了,他急得不得了,直接把火撒到了孙玉彬身上。

孙玉彬,大概1925年出生,山东农村人,家里穷得连饭都吃不饱。1940年代末被抓进国民党军队,干的是电话兵的活儿,整天背着设备修线路。他话不多,干活老实,长官觉得他靠得住,可也没人真把他当回事。在军队里,这种底层士兵地位低得不行,挨骂挨打是家常便饭。孙玉彬平时忍气吞声,可谁也没想到,这回他被逼急了会干出这么大事儿。 宜川战役打到最吃紧的时候,严明急着联系61旅,孙玉彬修电话线却怎么都修不好。严明火气上头,先是大骂孙玉彬没用,后来干脆掏出手枪,朝他脚边连开两枪吓唬他。这两枪没打中人,可把孙玉彬逼到了绝路上。他估计觉得自己活不下了,干脆心一横,从腰间掏出驳壳枪,对着严明就是一通猛射,20发子弹全招呼上去,严明当场被打成了“筛子”。孙玉彬还不放心,怕严明没死透,又从腰上摘了颗手榴弹塞过去,一声巨响,严明直接被炸得四分五裂。这事儿干得太狠,整个指挥部都懵了。 这事乍一看像是孙玉彬冲动杀人,可细想想,背后原因没那么简单。先说外因,宜川战役国民党这边已经撑不住了,解放军围得死死的,严明压力大到爆棚,稍微有点事儿就失控。再说内因,他治军太狠,早就把士兵们得罪光了。孙玉彬平时老实,可被枪指着,谁不怕死?他是自卫反击,可这一反击直接捅破了国民党军队内部那层窗户纸——军官和士兵根本不是一条心。

严明作风严厉,觉得不狠不行,可他忘了,手下也是人,不是机器。孙玉彬被逼到那份儿上,反击是本能,谁也想不到他会这么决绝。这事儿一出,整90师的指挥系统直接瘫了,军官们乱成一团,解放军趁机猛攻,阵地很快就丢了。 孙玉彬杀了严明后没犹豫,趁乱跑出了指挥部,直接投奔了解放军。他把事情经过一五一十交代清楚,解放军看他老实,又愿意打国民党,就收下了他。之后他在西北野战军里表现不错,作战挺拼命,1949年新中国成立时还得了“战斗英雄”的称号,当上了连长。1950年抗美援朝打起来,他又主动上了前线,带着连队打了好几场硬仗,可惜最后中弹牺牲了,才25岁。他的名字后来被刻在了烈士碑上,算是个有头有尾的结局。 严明死得太惨,整90师也跟着完了。国民党高层听说这事儿,气得要命,可仗打成那样,也没空细查。严明活着的时候靠严厉撑场面,可死了也就那么回事儿,历史书里没给他留太多笔墨。他这种将领,在国民党军队里不算少见,靠铁腕管人,到头来却栽在了自己人手里,说起来挺讽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