赖清德专机还未起飞,巴拉圭就示意“弃台”,大陆迅速采取行动 赖清德这次出访表面上说是去庆祝台湾和巴拉圭建交68周年,实际上是想死死抓住这个台湾在南美仅剩的 “邦交国”。 毕竟巴拉圭在台湾所谓的“外交版图”里可不是一般角色,它不仅是台湾在南美洲唯一的“邦交国”,面积也最大,所以台湾当局一直把它当成“外交孤岛”上的重要堡垒。 可谁能想到,赖清德的专机还没起飞,巴拉圭那边就已经释放出可能“弃台”的信号,大陆这边也迅速做出了反应。 巴拉圭为啥会有这样的动向?从经济上来说,巴拉圭是个农业国家,经济严重依赖大豆、牛肉这些农产品出口。 可因为和台湾保持着所谓的“邦交”,它没办法直接把这些东西卖到中国大陆这个全球最大的市场之一,只能通过智利、阿根廷这些第三方国家转口,这中间不知道多花了多少成本,还错过了好多机会。 就说2022年,中国和巴拉圭的贸易总额是19.79亿美元,其中中方出口18.95亿美元,进口0.84亿美元,其实巴拉圭的农产品质量挺好的,要是能直接出口到大陆,那收益肯定比现在高得多。 而且,巴拉圭的邻国阿根廷、巴西、乌拉圭这些国家,都和中国建立了密切的贸易关系,中国是它们的第一大贸易伙伴,这些国家从和中国的合作里得到了不少好处,这就让巴拉圭看着眼热。 数据显示,巴拉圭因为和台湾保持“邦交”,每年错过的投资和信贷损失超过国内生产总值(GDP)的1%,这可不是个小数目。 再加上近年来,国际社会对一个中国原则的认同度越来越高,台湾的“邦交国”数量一直在减少。就拿2023年来说,洪都拉斯就和台湾“断交”,转而和中国大陆建交了,这对巴拉圭来说是个不小的震动。 而且,巴拉圭国内的政治力量也在发生变化,2023年大选的时候,好几位总统候选人都表示,如果当选,会考虑和中国大陆建交。比如总统候选人圣地亚哥・培尼亚,他在当选前就说过,巴拉圭需要中国大陆的市场和资金,和中国建交是迟早的事,他的亲密伙伴也透露过,需要重新评估对两岸的长期立场。 还有即将出任巴拉圭外交部长的鲁文・拉米雷斯・莱斯卡诺,他也表示巴拉圭愿意就“无条件建立外交、领事和商业关系”与中方对话。 这些都说明,巴拉圭国内对调整对台政策、转向大陆的意愿在增强。 大陆这边呢,面对赖清德的出访和巴拉圭的动向,迅速采取了行动。一方面,大陆继续加强与拉美国家的经贸合作,特别是和巴拉圭周边国家的合作,这对巴拉圭形成了间接的压力。 比如,大陆一直在推动和南方共同市场的贸易协定谈判,南共市包括阿根廷、巴西、巴拉圭、乌拉圭等国家。乌拉圭接替巴拉圭成为南共市新轮值主席国后,就把重启南共市-中国贸易协定谈判作为优先事项,这让巴拉圭在对台立场问题上面临更多外部压力。 另一方面,大陆在外交上也不断发声,强调一个中国原则。外交部发言人多次指出,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代表全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台湾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这种明确的立场,让巴拉圭在考虑调整对台政策时更有底气。 况且台湾这边也不靠谱,为了维持和巴拉圭的“邦交”,这些年没少下功夫。比如,台湾在巴拉圭援建了“台巴科技大学”,还承诺在2018年至2023年期间提供2亿美元的援助。 可这些项目却曝出了丑闻,“台巴科技大学”被指是个“空壳”,根本没有实体校舍,首届学生只能借用其他场地上课,后两年还得在台湾完成课程。这不仅让台湾的援助资金去向成谜,也让巴拉圭对台湾的信任大打折扣。 总的来看,巴拉圭示意“弃台”并不是偶然的。它是在经济利益、国际形势和国内政治力量变化等多重因素的作用下做出的选择。而大陆迅速采取的行动,无论是加强经贸合作还是明确外交立场,都进一步推动了这一趋势的发展。 赖清德这次出访,本来想稳住巴拉圭这个重要的“邦交国”,可没想到还没出发,局势就已经朝着不利于台湾的方向发展了,这也再次证明,在一个中国原则的大势面前,任何试图搞“台独”分裂的行径都是徒劳的,台湾的“外交孤岛”只会越来越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