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良情感网

苏联撤销一个加盟共和国,让俄罗斯保住了17万平方公里土地

苏联是一个由俄罗斯、乌克兰、白俄罗斯等15个权利平等的加盟共和国组成的联邦制社会主义国家,其全称为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存在于1922年到1991年期间。

在苏联时期,各个加盟共和国的边界经历了多次调整。例如,1922年,为了增加哈萨克斯坦境内俄罗斯族的比例,苏联调整了中亚地区五个加盟共和国的边界,将一些俄罗斯族聚居的土地划给了哈萨克斯坦。

二战结束后,苏联将原本属于波兰的西乌克兰和西白俄罗斯并入了乌克兰和白俄罗斯两个加盟共和国。作为补偿,苏联将德国东部的大片领土划给了波兰,使波兰的领土向西移动了200多公里。同时,德国的东普鲁士地区并入了俄罗斯,改名为加里宁格勒。这些调整使得苏联解体后,俄罗斯、乌克兰和白俄罗斯三个加盟共和国的领土面积得到了显著扩大。

苏联解体后,这15个加盟共和国都成为了独立国家。尽管苏联时期各个加盟共和国的边界多次调整,但它们都以苏联解体时的边界为准,确定了彼此之间的国界。这是因为在苏联内部,无论加盟共和国的面积、实力或人口多少,它们都享有平等地位。

然而,有一个例外是车臣共和国,并非加盟共和国级别。在苏联时期,车臣是俄罗斯加盟共和国的自治共和国,因此车臣没有独立资格。但在苏联解体后,车臣宣布独立,引发了车臣战争。

苏联曾经还有第16个加盟国,名为卡累利阿-芬兰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这个加盟共和国是为了将芬兰纳入苏联版图而设立的,位于苏联西北部与芬兰接壤。尽管苏联试图控制整个芬兰,但在1947年,芬兰以战败国身份与苏联签订了巴黎和约,承认了苏联的领土要求,并且苏联承认了芬兰的独立。随后,苏联去除了芬兰名号,将其改为卡累利阿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最终在1956年,苏联撤销了这一加盟共和国,将其改为卡累利阿自治共和国,并并入了俄罗斯苏维埃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

苏联撤销卡累利阿-芬兰的决定,保留了俄罗斯的17万平方公里领土,这表明苏联在解体后,只有加盟共和国才能获得独立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