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良情感网

农夫山泉舆情与股价“同频共振”,钟睒睒身价重返高位

7月28日,农夫山泉(09633.HK)以45.2港元/股收盘,总市值定格在5083亿港元,延续了过去12个交易日超15%的涨幅,期间市值激增680亿港元。这场资本盛宴背后,既是创始人钟睒睒个人财富的快速回血——其持股84%对应账面财富单月增加约570亿港元,更折射出中国饮料行业格局的深层嬗变。

回溯2024年,农夫山泉经历了冰火两重天。当年2月底,其总市值尚稳居5000亿港元上方,但3月起,一场围绕创始人国籍、水源地争议的舆论风暴席卷而来。据《2024年“农夫山泉舆论风波”事件舆情监测分析报告》,3月11日相关话题热度达峰,网络口碑指数从58.1骤降至32.0,包装设计“日本元素”争议导致26.66%消费者声称抵制,直接冲击其核心业务——包装饮用水板块。2024年上半年,该板块营收同比下滑18.3%至85.31亿元,股价一度跌至23港元,市值腰斩至2581亿港元。

面对危机,钟睒睒亲自下场辟谣,并启动战略转型:一方面推出定价9.9元/12瓶的“绿瓶纯净水”加入价格战,另一方面加速非水业务布局。2024年财报显示,茶饮料板块(以东方树叶为代表)营收同比增25%,功能性饮料增16%,果汁增15%,推动全年收入微增0.5%至428.96亿元,净利润达121.23亿元,基本稳住基本面。

此次农夫山泉股价反弹,恰与娃哈哈家族内斗白热化同步。2025年7月,香港高等法院披露的宗庆后“隐秘子女”争产案,将这家饮料巨头的家族矛盾推向公众视野。三名自称宗庆后非婚生子女的原告,要求冻结其设立的离岸信托账户,涉及资产达18亿美元。尽管娃哈哈官方回应“家族事务与公司无关”,但市场普遍认为,宗馥莉接班后的改革进程或受干扰,其2024年推动的数字化供应链、产品线精简等举措可能面临变数。

“娃哈哈内斗削弱了其市场反击能力,客观上为农夫山泉创造了复苏窗口。”花旗在7月28日发布的研报中指出。该机构将农夫山泉目标价从38.6港元上调至53.3港元,并启动“30天正面催化剂观察”,预计其上半年净利润同比增22%,瓶装水、茶饮料等核心品类增速均超市场预期。若按53.3港元计算,钟睒睒身家将再涨760亿港元。

股价逆袭背后,是农夫山泉对消费趋势的精准捕捉。2025年,其推出的“袋装冰”产品引发关注——2千克装售价22.8元,相当于每瓶水溢价至5.7元,虽被戏称“冰块刺客”,却精准切入即时零售赛道。奥纬咨询预测,2026年冰品冰饮即时零售规模将突破630亿元,年复合增速达39%。农夫山泉借此带动旗下水溶C100、NFC果汁等产品的DIY消费场景,社交媒体相关话题浏览量超900万次。

更关键的转型在于渠道重构。2024年,农夫山泉非水业务占比提升至62.8%,其中东方树叶、17.5°鲜榨橙汁等新品通过山姆会员店等高端渠道快速放量。山姆中国区数据显示,农夫山泉高端果汁系列复购率达45%,显著高于传统渠道。

花旗研报进一步揭示,农夫山泉的竞争对手近期因“质量门”事件陷入舆论危机,其市场份额或进一步向农夫山泉集中。数据显示,2025年1-7月,农夫山泉在华东地区便利店渠道市占率提升3.2个百分点至28.7%。

截至2025年7月28日,钟睒睒凭借农夫山泉5083亿港元市值及万泰生物等资产,仍稳居中国首富宝座。但其财富根基已从单纯的“卖水”转向生态化布局:除饮料主业外,其通过养生堂集团控股的生物医药、农业等板块正形成协同效应。

这场资本盛宴的可持续性,仍需观察两大变量:一是娃哈哈内斗的最终裁决对行业竞争格局的影响;二是农夫山泉能否持续创新,避免重蹈2024年舆论危机的覆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