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明没有贷款或者担保
却收到催收信息
这是怎么回事?
注意了
近期有骗子
冒充金融平台
发送担保或借贷短信进行诈骗
真实案例
7月10日,镇江的黄先生无故收到一条短信:王誉桦,友好村91号,借平台71522元......
收到信息的黄先生十分焦急,怀疑有人利用自己的身份信息去借贷,于是立即打电话报警。民警调查发现,近期接到多起这样的警情,报警人与这位名叫“王誉桦”的人都不认识,收到的短信都称呼“王誉桦”,骗子以多个金融平台的名义向群众群发消息,让群众误认为身份信息被冒用或为他人做担保借贷大笔金额,如果逾期群众将会承担责任,冻结资金,但实际上都是不实消息,民警提醒黄先生立即删除此类信息,不要轻信。
诈骗套路
01
冒充平台客服,发送虚假短信
不法分子冒充金融平台客服,谎称受害人账单逾期或者为他人担保,为避免影响征信,要求其及时联系短信中的电话或者点击短信中的网络链接。
02
谎称查询,引导下载聊天软件
为打消受害人的顾虑,不法分子以查询具体借款情况为由,引导其通过手机浏览器登录网页,与“客服”进行交流。获取信任后,要求其下载指定软件,配合“认证”,核实具体情况。
03
开启屏幕共享,骗取银行密码
行骗过程中,不法分子要求全程开启屏幕共享,当受害人以为是在配合核实信息而输入银行卡密码时,对方已通过屏幕共享软件窃取银行卡号、支付密码、验证码等高危敏感信息,最终转走受害人的钱财。
反诈君提醒
1、牢记本人不知情的情况下不会成为担保人。为他人的贷款做担保,需要担保人本人签字。即使担保人无法到场,也要在提供担保人本人身份证、授权书等材料的情况下授权他人代为签字。
2、切勿轻信陌生短信,务必通过正规渠道(如银行官网、官方客服电话)核实相关信息。此类短信的结尾处,都会留下电话、网络链接或者要求受害人输入字母进行退订回复等内容。只要你按照对方提示回复,就是上钩的第一步。
3、保留证据并报警。如收到可疑催收信息,请保存好通话记录、短信截图等证据,并及时向公安机关报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