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0年延安,毛主席去食堂时,一个人拎着木棍朝毛主席后脑勺砸去,千钧一发之际,一个警卫替毛主席挨下了这一棍,等到刺客被捕后,警卫员早已晕死过去。 ( 麻烦各位读者点一下右上角的“关注”,留下您的精彩评论与大家一同探讨,感谢您的强烈支持!) 1940年9月的一天,延安青年食堂门口聚集着二十多位群众。 警卫班长冯永贵和几名战士正维持着秩序。大家知道有重要领导要来吃饭,纷纷猜测是谁。 不久,几辆汽车驶来。 当毛主席陪同一位国民党方面的抗日专员出现时,人群顿时欢腾起来,纷纷涌上前想一睹领袖风采。 毛主席微笑着向大家挥手。 在毛主席身边担任警卫参谋的蒋泽民,像往常一样警觉地扫视着现场。 热烈的氛围并没有让他放松。 他的目光很快锁定了一个举止反常的年轻人:双手一直背在身后,面对毛主席的到来,他没有欢呼,眼神反而在警卫战士身上游移,并不断向前挤。 蒋泽民不动声色地提醒战友戒备,自己悄然变换位置观察。 这一看让他心头一紧——那人背在身后的手里,赫然紧握着一根碗口粗的柳木棒! 就在那位国民党的专员转身走进食堂大门,毛主席也准备迈步跟进的刹那,那个形迹可疑的年轻人猛然暴起,抡起粗木棒狠命砸向毛主席的后脑! 千钧一发!蒋泽民根本来不及拔枪。 守护领袖的本能让他毫不犹豫,猛地抬起左臂迎向砸下的木棒!“砰”的一声闷响,沉重的一击结结实实打在他前臂上,剧痛钻心,手臂瞬间麻木失去知觉。 木棒的去势也被挡住。刺客见一击未中,还想再打,蒋泽民强忍剧痛,用右手死死抓住棒身。 此时,警卫班长冯永贵已迅猛冲至,一脚将其踹翻,战士们立刻将其制服。 确认主席毫发无伤后,蒋泽民才感到左手剧烈疼痛,已然不能弯曲。 人群愤怒不已。 后经审讯,此人确系国民党潜伏特务,因级别低未配枪,竟妄想以木棍行刺邀功。 事后,蒋泽民舍身挡棒的事迹在延安传开。 但很少有人知道这个关键时刻挺身而出的年轻警卫是谁,又是如何成为毛主席的卫士。 1913年,蒋泽民出生在辽宁黑山一个贫苦农民家中。 童年充满艰辛,5岁就不得不去给地主家做苦工,受尽欺凌。 这让他早早立下为穷苦人找出路的志向。常随父亲上山打猎,练就了胆识和好枪法。 1931年九一八事变爆发,18岁的蒋泽民毅然加入东北抗日义勇军抗击日寇。 战斗中他英勇机敏,被提拔为小队长。然而1933年一场恶仗后队伍被打散。 他决心入关寻找“朱毛红军”,却在沈阳因生计无着,被两个在伪满军队当差的老乡说动,误入歧途,加入了伪军。 命运的转折发生在1934年。他所在部队奉命去吉林珲春一带“讨伐”抗日武装。 途中,结识了中共地下党员耿振义。耿振义耐心开导,揭露日寇暴行,指明红军才是真正抗日救国的队伍。 蒋泽民幡然醒悟,决心脱离伪军。他积极影响那两位做军官的老乡,最终促使该连队在大荒沟起义,投奔了东北抗日联军。 同年年底,因作战有功,组织上选派他到苏联深造,学习关键的无线电通讯和坦克技术。 1937年底,他学成归国抵达延安。 不久,和其他留苏同志一起受到毛主席亲切接见,更坚定了他的革命信念。先在抗大学习约半年,后被派往武汉八路军办事处任交通班长。 1939年,中共中央组织部调他回延安,任命蒋泽民为毛主席的警卫参谋。 这对蒋泽民是巨大的光荣与压力。为尽快胜任,他接受了包括毛主席机要秘书叶子龙在内的老同志进行的严格警卫专业训练。 1939年初国民党五届五中全会后,政策转向“防共”、“反共”。 胡宗南率重兵围困陕甘宁边区,中统、军统特务频繁渗透搞破坏。 绥德专员何绍南刚被王震将军打跑,但他留下的特务网络仍在活动。 这使保卫主席的工作愈发艰难,需时刻高度警惕。正是在这种背景下,发生了青年食堂门口那惊险一幕。 1941年,鉴于周恩来副主席在国民党控制区重庆工作环境极度危险,毛主席亲自点将,调蒋泽民赴重庆担任周副主席副官。 在重庆期间,一次意外导致周总理手臂受伤,成为他心中挥之不去的自责。 正因这份愧疚与责任,1945年毛主席亲赴重庆谈判时,蒋泽民全力以赴参与安保,在惊涛骇浪中守护主席安全四十多天。 抗战胜利后,蒋泽民重返东北前线。 利用在苏联学到的坦克技术,他带领战士们修复日军遗弃的坦克,参与组建了人民军队第一支坦克部队。 这支新生的力量,在解放战争和随后的抗美援朝战场上证明了自己。 建国后,蒋泽民长期耕耘在后勤战线。 1955年被授予上校军衔,1959年晋升大校。 离休前任总后勤部车船部副部长。 1988年离休时,按职务是正师级,但经国务院批准享受正军职干部待遇。 离休后,他撰写回忆文章,留下珍贵史料。 每当提及延安挡棒救主席的往事,他只谦逊地表示那是职责所在,分内之事。” 2012年6月,这位革命老战士在辽宁黑山家乡安然辞世,享年一百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