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良情感网

俄专家评价:中国很多武器性能超过美国,但都有一个共同缺点!中国造的新式武器越来越

俄专家评价:中国很多武器性能超过美国,但都有一个共同缺点!中国造的新式武器越来越厉害,像东风-17导弹、055大驱这些,性能指标确实比美国同类型武器还要猛。   这话不重不轻,却戳中要害。东风-17、055大驱这些新一代战斗平台,确实让不少西方军工专家坐不住,甚至有美媒坦言:“中国造的,不再是山寨,而是领跑。”   但话锋一转,俄专家又指出,这些武器虽然技术指标高得吓人,却仍未经过实战检验。   先说东风-17,这款高超音速导弹自亮相以来,就被外界盯得紧。它的飞行方式不是传统的抛物线,而是贴着大气层边缘滑翔,既快又难拦。   乘波体的设计让它在突防能力上脱颖而出,末端速度达到5马赫以上,导弹一旦起飞,敌方雷达根本来不及反应。   相比之下,美国的AGM-183A项目多次试射失败,还没能形成战斗力。五角大楼2025年初的一份报告中承认,美国在高超音速武器部署上已被中国甩在后头。   再看055型万吨级驱逐舰,这艘大块头不是靠外形吓人,而是货真价实的“全能舰”。   112个垂发单元,装备防空、反舰、对陆等多种导弹,搭配双波段相控阵雷达,能在复杂电磁环境下稳定搜敌、制导。   美国“阿利·伯克”级虽然服役多年,但在平台整合和雷达系统上已显老态。更别提中国造舰速度,055一口气下水八艘,速度快得像下饺子,让西太平洋的力量平衡也随之改变。   无人机方面,中国的彩虹系列也在国际市场上闯出了名声。CH-5长航时、大载荷,既能侦察,也能打击,价格还不到美国“捕食者”的一半。   不少中东国家采购后表示,“便宜又好用”。而在更前沿的技术领域,中国也不甘落后,比如量子雷达概念,虽然还未完全实战化,但如果实现,将对隐身战机形成根本性威胁。   从这些层面看,中国确实在多个关键武器系统上实现了突破,甚至在部分领域领先。   但问题也随之而来,这些武器虽然性能强悍,可实战经验几乎为零。这就是俄专家所说的“共同缺点”。   实战不是演习,也不是阅兵。它是一场系统级的“压力测试”。战场上电子干扰、敌我识别、通信中断、武器协同、极限天气……这些都不是实验室能模拟出来的。   比如高超音速导弹在真实作战中能否精确命中目标?在强电磁干扰下,导引头是否可靠?通信链路能不能不中断?这些问题只有在战场上才能得到答案。   055大驱看似强大,但真正面对密集反舰导弹、潜艇威胁和饱和攻击时,是否能撑得住?舰员操作、损管能力、舰载系统在连续作战下的稳定性,这些都还没经过验证。   无人机也是如此,面对先进防空系统和电磁干扰,其存活率会有多高?一旦数据链被截获或干扰,是否存在被敌方反制的可能?   即使是量子雷达这样的“未来技术”,也需要面对工程化落地的现实难题。环境适应性、成本控制、稳定性、反制手段……都还在摸索阶段。   相比之下,美国和俄罗斯的武器虽然参数不一定漂亮,但胜在“打过仗”。美军几十年间参与过伊拉克、阿富汗、叙利亚等多场冲突,装备每次打完仗都能升级一轮。   俄军在乌克兰的实战中也暴露出不少问题,比如主战坦克防护不足、通信体系混乱,但也积累了大量实战数据。这些数据对于优化武器系统,提升作战流程,有着无法替代的价值。   中国目前确实缺乏这种“战火锤炼”。但这并不是没有办法补课。近年来,中国军队大力推进实战化训练。   朱日和基地就像一个“迷你战场”,红蓝对抗、跨军种联合演练、高强度电磁干扰、饱和攻击模拟……各种极限场景都在尝试复刻真实战场。   技术方面,中国也开始利用超级计算、AI仿真、兵棋推演等手段,构建武器系统的“数字孪生”,通过海量数据模拟战场表现,尽可能缩小与实战的距离。   此外,还有一个被忽视的渠道:中国装备外销后的使用反馈。比如歼-10C出口巴基斯坦后是否在实战中发挥作用,虽然中方并未公开,但从巴方的评价来看,其在边境空情中已有部署。   当然,主动去打仗“练兵”并不符合中国的国家战略。中国始终强调和平发展,不主动挑起冲突,自然也不会为了“实战经验”去制造战事。   这就需要在和平环境中尽可能构造“准实战”场景,提升装备体系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至于俄方的这番评价,也需要看清其背景。俄罗斯当前正深陷乌克兰战场,自身面临高强度消耗和国际制裁,急需外部支持和舆论引导。   在这种情况下,其对中国武器的“既褒又贬”其实也有一定的战略盘算。   既承认中国进步,又通过指出短板,释放合作信号或争取对华军贸合作,背后并不只是技术层面的判断。   信息来源: 《航母“带刀侍卫”!国产055型万吨级驱逐舰首舰南昌舰下水8周年》——央广网

评论列表

西瓜没瓤
西瓜没瓤 2
2025-07-29 23:24
美国这么多年都打的什么国家?有几场战争是势均力敌的?不都是恃强凌弱的小规模战斗吗?如果觉得我们没经历实战,那就过来试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