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临安人钱镠创建的吴越王国,在907年至978年间以钱唐(今杭州)为都,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产与城市记忆。作为生活在当代杭州的市民和国际公民,应该如何去认识那个时代的风华?
7月27日,一场以"吴越风华·千年文脉传承"为主题的文化分享会在杭州新闻大厦举行。活动由杭州国际传播中心、临安区吴越国衣锦城考古遗址公园管理局、爱写作的狮子联合主办,邀请两位资深专家带领市民穿越时空隧道,共同探秘五代十国时期吴越王国的辉煌历史与文化遗产,揭秘五代十国时期吴越王国的历史脉络与杭州古迹密码。
临安区吴越国衣锦城考古遗址公园管理局副局长傅强,以《吴越文化·流淌千年的临安遗存》为题,讲述了吴越文化博物馆与王陵的考古成果,揭示临安这片土地深藏的历史密码。
他介绍,临安作为吴越文化的重要发源地之一,拥有“前朝王气、千年遗址、生态明珠”三重文化地标。讲座中重点讲述了吴越国开国君主钱镠的传奇人生、吴越国72年和平治国史,以及“衣锦城”考古遗址的系统发掘成果。他指出:‘衣锦还乡’不只是一个成语,是钱王回归故里的真实历史瞬间。”
“吴越文化既是地域概念,也是实践文明。”傅强这样阐释吴越文化的空间维度与精神内涵。
在讲座中,傅强特别介绍了吴越文化博物馆与“秘色瓷”精品的独特价值。这个博物馆是全国首个以吴越文化为主题的综合性展馆,其中馆藏的国宝“秘色瓷褐彩云纹油灯”、“秘色瓷褐彩云纹熏炉”、“秘色瓷褐彩云纹盖罂”被列入全国禁止出境文物名录,堪称吴越文明的艺术巅峰。
最后,傅强还介绍了“走进吴越”文化线路与即将到来的联合国第五届世界生物圈保护区大会,向市民们发出热情邀约:“走进杭州的森林城市临安,就走进了吴越的过去与未来。”
浙江省博物馆吴越国历史文化研究中心副主任魏祝挺,则围绕“吴越国杭州古迹遗存”,从雷峰塔地宫到烟霞洞石窟,带领观众踏上一次“地图上的吴越探险”,展示了他多年从事田野调查与文化策展的精彩成果。
魏祝挺通过大量文献与考古实证指出:公元893年,钱镠(后主持扩建杭州城,为其日后成为吴越国都城奠定基础,910年又修建“捍海石塘”抵御钱塘江潮水,两大工程共同奠定了今日杭州城市的雏形。南宋皇宫即建于吴越王宫旧址之上,历代建筑在同一地层上层层叠加,形成“城中之城”的空间记忆。
“这是城市存续的基石。”魏祝挺说,“吴越文化不是碎片,而是完整延续的城市文明。”
魏祝挺特别强调,杭州西湖的“塔文化”就起源于吴越时期,包括雷峰塔、保俶塔等均为钱镠等王室成员发愿修建,部分保留至今。现场还展示了古代经幢、舍利、题刻等实物图像,表明了吴越王室对佛教造像、美学与文化工程的高度重视。这些吴越古塔,是今天杭州最可感的历史地标。
最后,魏祝挺引用北宋词人柳永《望海潮》中的“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指出正是吴越72年稳定的政治与经济积淀,才铸就了后世杭州之盛。
“为什么‘钱唐’在后来会被称作‘钱塘’?”在讲座尾声,有小听众向魏祝挺抛出这样一个问题。
这个问题很专业,在刚刚发表的论文中,魏祝挺就专门进行了相关考证。他说,在秦始皇时期就设置了钱唐县,到吴越国时期,这个说法也被一直沿用,直到北宋时期,“钱唐”的“唐”被加上了提土旁。据他推断,在纳土归宋的背景下,加了提土旁的地名,可以有意遮掩一下旧时王国的霸气。“但增加这个土也有好处,让大家记住了钱镠筑海塘的贡献。”魏祝挺这样回答小听众。
参加本次活动的听众中,有浙江科技大学的国际学生和杭州亲子家庭。专家们深入浅出的讲解,点燃了大家的热情,当傅强抛出趣味问题,——“历史上最长寿的帝王是谁?”时,现场的气氛瞬间活跃起来。一声声清脆的童音争先恐后响起:“钱王!”“乾隆!”“武则天!”一只只小手“唰唰”举起,参与度极高。在讲座之后,现场还设置了“吴越文化问答挑战赛”,通过精心设置的中英文双语互动抢答环节,考校大家的吴越知识和杭州历史。观众席上踊跃举起的手臂此起彼伏。来自世界各地的留学生们也积极参与其中,在轻松氛围中加深对吴越历史的理解与兴趣。
活动结束后,参与者们意犹未尽,纷纷分享他们的感悟:
来自俄罗斯的KotovskaiaUliana兴奋地表示:“了解吴越这样的古国能更深理解中国文化!今天才知道西湖曾有不同的名字,杭州还曾是都城,收获满满!”她希望未来有更多此类活动,不仅学语言,更要懂文化。
在杭工作四年的波兰人PiotrZawadzki赞叹活动展现了“杭州的另一副面孔”。他熟悉市中心,但对临安区的历史宝藏知之甚少:“我一定要去衣锦城、临安博物馆和那座令人向往的古塔徒步!”他认为杭州完美融合了历史与现代,是了解中国的绝佳起点。
家长李辉带着即将读五年级的女儿李安颐前来参加活动,初衷是想弥补孩子对家乡历史的认知空白。“小孩虽然在杭州生活了很多年,但对城市的历史还是有一些地方不是特别熟悉。”专家们的讲座中提及了众多保存完好的吴越遗迹,和杭州各项保护工作,这令他很震撼。“以前我以为,这些遗迹基本上已经消失了。”小姑娘李安颐听得格外认真,尤其被“钱王修筑钱塘江海塘”的传奇故事深深吸引,还勇敢举手提问。李辉一家是历史爱好者,杭州的博物馆每个角落都已踏遍,也去良渚听过讲座,而今也有了新计划:“下周就去衣锦城遗址!”
庄园艳是拱墅区大运河文化研究院的工作人员,她带着四年级的女儿倪娅参加这场活动,希望作为“老杭州”的下一代能接受家乡文化熏陶。“我们是土生土长的杭州人,但是我们的下一代,连杭州话他们只能听懂,但是不会说,我觉得这也挺遗憾的。”她特别提到了在“内卷”的时代,传统文化的熏陶和教育对于孩子全方位发展的作用,强调了文化传承对于下一代的重要性。
分享会在热烈的文化探索氛围中落幕,但历史的回响从未停止。正如主持人总结的那样:"当走过钱王祠、触摸古老石刻时,我们触碰的不仅是建筑与石头,更是穿越千年的智慧与勇气。"本次活动通过专家解读与沉浸互动,激活了中外市民对杭州历史文化的认同感,也为杭州"宋韵文化传世工程"注入吴越基因。未来,杭州将持续挖掘历史遗存,让千年文脉在新时代焕发生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