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良情感网

晴雨风说史[超话]晴雨风说史这是老山战役时,著名的傅全有将军与两名漂亮女兵的合影

晴雨风说史[超话]晴雨风说史

这是老山战役时,著名的傅全有将军与两名漂亮女兵的合影,可令人万万没想到的,是这两名女兵之后的成就,竟一个比一个高!

老山战役那时候,战场上炮火连天,日子过得特别不容易。就在那片到处都是战火的地方,不光有勇敢冲锋的男战士,还有悄悄付出的女兵。

照片里左边的女兵叫刘亚玲,当时才19岁,是部队里的卫生员。她从军医学校毕业没多久,听说前线缺医护人员,瞒着家里就报了名。

上阵地第一天,刘亚玲就遇上了硬仗。炮弹在救护所附近炸开,震得药箱里的针头都跳出来,她蹲在战壕里,手指抖得连针都穿不上。可当第一个伤员被抬进来,腿上的血像小喷泉似的涌,她忽然就不抖了——赶紧剪开裤腿,撒上止血粉,缠绷带的动作快得像在跟死神抢人。后来战士们说,刘亚玲的手像有魔力,再重的伤,经她处理过,疼都能轻三分。

她在前线待了两年,救护所离前沿阵地只有几百米,炮弹碎片常能溅到帐篷上。有次抢救一个炸伤了腹部的班长,她跪在泥地里清创,炮弹在头顶呼啸而过,泥土落了满身,她愣是没抬头,直到把伤口包扎好,才发现自己的军裤早被伤员的血浸透了。手上的伤疤也是那时候留的,给伤员取弹片时,没留神被碎骨头划了道口子,现在阴天还会隐隐作痛。

照片右边的女兵叫张莉,比刘亚玲大两岁,是通信连的话务员。别瞧她站在将军身边笑得腼腆,在阵地上可是出了名的“顺风耳”。老山的电话线总被炮火炸断,有时候一天要接十几回,张莉背着线拐子在弹坑里钻,衣服刮破了,胳膊被树枝划得全是血痕,也顾不上喊疼。

最险的一次,主峰的电话线断了,指挥部联系不上前沿,张莉揣着一把匕首就冲了出去。山路上全是地雷,她踩着前辈们用石头标记的安全路线,深一脚浅一脚地跑,突然脚下一滑,滚进了个弹坑,线拐子摔出去老远。她顾不上揉摔疼的腰,爬起来就追,手里的线轴在石头上磨得发烫,手心磨出了血泡,硬是在敌人第二次炮击前接好了线路。那天她回帐篷时,嗓子哑得说不出话,喝了三缸水才缓过来。

傅全有将军拍这张照片时,刚从前线视察下来,看到两个小姑娘在战火里透着股韧劲,笑着说:“你们这股劲,比咱男兵还强!”刘亚玲红着脸把头发别到耳后,张莉却立正敬礼:“请将军放心,保证完成任务!”谁能想到,这两个在照片里还带着稚气的女兵,后来会活出那样精彩的模样。

战后刘亚玲没离开医疗行业。她考上了军医大学的研究生,专门研究战伤救治,把老山前线积累的经验写成论文,救下了不少在训练中受伤的战士。后来她成了军区医院的妇产科主任,接生过两千多个孩子,每次给产妇做手术,手上的伤疤总会被人问起,她就笑着说:“这是老山给我的勋章,提醒我干啥都得拼劲。”

张莉则转业回了地方,进了邮电系统。90年代通信大发展,她带着团队啃下了不少硬骨头,在山区架光缆时,爬过比老山还陡的坡,遇到过比当年还难走的路,同事们都说她“身上有股打仗的狠劲”。后来她成了省邮电局的副局长,每次开会提到“通信畅通”,总会想起老山阵地上那根被她接好的电话线:“再难的路,一步步走总能通;再险的关,咬着牙总能过。”

有人说,女兵在战场上是“风景线”,可刘亚玲和张莉用行动证明,她们从不是点缀。老山的炮火没磨掉她们的温柔,反而给这份温柔加了层钢骨——既能在弹雨中救死扶伤,也能在和平年代里乘风破浪。那张泛黄的照片里,藏着的不只是青春,还有一代女兵“在哪都能发光”的底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