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松学懂古诗词14:思维导图帮助你理解李商隐的《夜雨寄北》

快乐的墨墨妈妈 2023-05-29 12:35:01

心有灵犀一点通

此情可待成追忆

春蚕到死丝方尽

相见时难别亦难……

这些话熟悉吗?

它们都来自于1000多年前晚唐的一位诗人,白居易甚至说愿来生做他的儿子——“我死后,得为尔儿足矣”。

今天,我们就来学一首这个金句频出的诗人的诗。

萌娃念古诗词

夜雨寄北

唐 李商隐

君问归期未有期,

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

却话巴山夜雨时。

知诗意,细赏析

先来理解一下题目的意思:夜雨寄北

下雨的夜晚写的一首寄给北方亲人或朋友的诗(信)。

为什么是“寄北”呢?

因为当时的诗人在巴蜀(今天四川一带),而他的家人或朋友在长安(今西安),从地域方位来说的。

老规矩,先来看前两句: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君:尊称,可以理解为现代汉语中的“您”。

归期:回家的日期。

巴山:指川东一带的山,而川东一带古属巴国。

秋池:秋天的池塘,可以知道作诗的季节是秋天。

您问什么时候能回家,日期我还定不下来,今天晚上巴山下着大雨,雨水已经把秋天的池塘涨满了。

这两句写出了诗人孤寂的心情,抒发了思念之情。

首句明显是在回复亲人或朋友的来信,一问一答中,显出了诗人的无奈,他也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回归。

第二句借景抒情,把思念之情融汇在下个不停的雨中,愁绪满溢于涨满的秋池里。

据说诗人在四川的几年里,大部分时间都比较郁郁寡欢。

接着看诗的后两句: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何当:何时将要。

共:一起。

剪西窗烛:这里指秉烛夜谈。也是“剪烛西窗”或“西窗剪烛”,还有“西窗话雨”,这些成语的出处,被后世人用来形容思念情谊,泛指夫妻、亲人、朋友之间聚谈。

却话:再说,回头说。

我们何时将要在西窗下一起剪烛花时,再告诉你今夜巴山夜雨之时,我对你的思念之情吧!

后两句反衬前两句的孤独寂寞,畅想来日重逢之时彻夜长谈的欢愉,表达出诗人想回归的心情也是很急切的。

李商隐的很多诗运用了各种典故,写得很隐晦,弄得人们搞不清他想表达什么,但这首不是。

这首诗的语言很质朴、自然,从思念的愁绪到憧憬再相见时的心情转折变化表现得淋漓尽致。

无奈回答对方自己也不知道归期,巴山的这场夜雨就像自己满溢的愁绪,心情沮丧至极,但想想来日相见秉烛夜谈的场景,又能安慰此时孤寂的心灵。

诗人

李商隐的生卒年没有确定的记录,大约是813年~858年,字义山,号玉谿生。和杜牧合称“小李杜”,与李贺、李白合称“三李”,与温庭筠合称为“温李”。

他诗的数量在后人编录的唐诗集里绝对是靠前的,虽说流传广的诗具有社会意义的少,但不妨碍人们喜欢。我想是因为他的这些诗能直击人的七情六欲之核心吧!

他的人生挺悲催的,不乏贵人相助,但终其一生郁郁不得志。

我不懂历史,只看到一些介绍,说他和杜牧、李绅一样,都被牵扯进了晚唐时期的“牛李之争”中。

不同的是,他属于两边不讨好类型,哪方得势他都没有享受到福利待遇。

前面写过杜牧的《清明》和李绅著名的《悯农二首》,有兴趣的可以去看看。

国学启蒙,思维导读背古诗词8:《悯农二首》,诗红人不红的李绅

国学启蒙,用思维导图背古诗词(4):《清明》,牧童遥指杏花村

记得学生期间有很长一段时间,我都以为他是一位女性,后来想可能是和李清照弄混了。

不知道有没有像我这样笨的?

古诗词相关的有趣故事

这首诗到底是给谁的回信,一直是后人讨论的一个话题。

有说是写给他妻子王氏的,这样的认为是多数的,在南宋洪迈编的《万首唐人绝句》里这首诗的题目直接就写为《夜雨寄内》,内不就是妻子的意思么。

反对的人是因为这首诗创作时,他的妻子已经病逝。但不得不说古时的通讯时效是非常可能造成时间误差的。

思维导图,好记忆

飞花令,帮孩子积累古诗词佳句

“北”字飞花令来喽: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陆游《示儿》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毛泽东《沁园春雪》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李延年《李延年歌》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郑燮《竹石》

家有可爱又调皮的小小女孩一名,记录与她斗智斗勇和陪她一起学习成长的的日常生活,分享遇见的好物好书,感悟养育孩子给我的一场自我修行。

我是@快乐的墨墨妈妈,快来关注我吧!
0 阅读:24
快乐的墨墨妈妈

快乐的墨墨妈妈

想要养育好孩子,父母就得一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