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既是二十四节气之一,也是我国四大传统节日之一,最核心的习俗为祭扫。清明将至,关于如何过节的争议,再度在网上兴起波澜。
清明前后,国人会携家带口的前往先祖坟地拜祭祖先,这既是对于先人的追思,也是国人敬天崇祖思想的集中体现。祭祀祖先必然要带上祭品。每到清明时节,人们都会大包小包提着祭祀用品去上坟,除酒肉糕点等供品外,还会带上冥币、纸钱、香火等丧葬文化的衍生品, 在坟前烧纸、点香祷告。
每年都有因清明祭扫而引发火灾的新闻见诸报道。各地出于安全等因素考量,将烧纸、焚香等视为封建迷信,提倡大家移风易俗,文明祭拜。对此网友们反应很是强烈,认为这属于传承了千年风俗民情,寄托着无数人对于逝者、先人的慎远追思,跟封建迷信完全不搭边。
那么清明究竟是一个怎样的节日呢?
清明在冬至后的第108天,为春季的第五个节气,斗指乙,太阳到达黄经15°,便为清明。《淮南子·天文训》载:“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乙,则清明风至。” 《岁时百问》称:“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故谓之清明。”意即在这段时间里,万物生长,空气清洁,阳光充沛,风清景明,故称之为清明。
二十四节气是中国古代农耕文明的产物,是上古先民为顺应农时,通过观察天体运行,依据一年之中时令、气候、物候等变化规律,所形成的知识体系。明末清初学者张岱在其所著的百科类图书《夜航船》中提到“周公始定二十四节,以合二十四气。”这虽然有功归伟人的嫌疑,可依《左传》多次提到两分、两至、四立这八个节气推断,说它至晚成型于两周是毫无问题的。
古以五日为候,三候为气,六气为时,四时为岁。一年共分七十二候,各候均以一个物候现象相应,称候应。所谓候应,是古人对草木荣枯,候鸟去来等自然现象与气候之间关系的总结。比如桃花娇艳绽放,是在暗示人们赶快种谷子;布谷鸟开始唱歌,是在暗示该割麦、插秧了。清明对应的三候为:初候桐始华;二候田鼠化为鴽,牡丹华;三候虹始见。《逸周书·时训解》已有相应记载。
经过上千年的总结还形成了诸多有关二十四节气的农事谚语,与清明相关的有:
清明早,小满迟,谷雨种棉正适时;
清明刮了坟头土,沥沥拉拉四十五;
清明要晴,谷雨要淋;
清明晴,六畜兴;清明雨,损百果。
随着汉武帝时期,将二十四节气收入历法,形成阴阳合历的《太初历》,清明的时间更加明确,其指导农事的自然属性也越发突出。
而提及清明节的人文属性,就不得不谈及寒食节与上巳节这两大传承久远的传统节日。祭扫与踏青这两大清明节的核心习俗,分别源自寒食节和上巳节。
寒食节,又称“禁烟节”、“冷节”,因时间在冬至后一百零五日,清明节前一二日,故亦称“百五节”。它绵延流传长达数千年,是汉族传统节日之中唯一一个以饮食习俗来命名的节日,也曾是中国民间的第一大祭扫节日。
寒食节起源于远古的改火习俗。远古时代,生火不易,故古人会长期保留火种,而阳春时节万物竞生可气候干燥,保存的火种容易引起火灾。是以古人每到这个季节,都会把上一年传下来的火种全部熄灭,此为“禁火”。随后重新钻取新火,形成新的火种,称之为“改火”或“请新火”。改火时,会举行隆重的祭祀活动,祈求神明及祖先庇佑,新一年生产与生活顺遂。禁火与改火之间存在时间差,人们必须提前准备足够的的熟食,以便在这段无火的时间里以冷食度日,此即“寒食”,寒食节之名正是因此而来。
随着时代的发展,生火变得相对容易,古人无需再为保留火种而发愁,寒食节的本意消亡,就在此时又有新的内涵注入其中。春秋时代,介子推等人追随晋文公流亡十九年,传说在此过程中介子推曾“割股奉君”,让晋文公大为感动。归国后,晋文公分封群臣,独介子推不愿受赏,携老母隐居绵山。晋文公为逼介子推出山报答与他,竟下令放火烧山。未曾想,介子推坚决不愿出来,最终与母亲一道被烧死在一棵大柳树下。这一结局让晋文公黯然神伤,下令介子推死难之日举国上下不得生火做饭,全民吃冷食以示纪念。
寒食节由因“改火”需要演变为纪念贤者,内涵获得升华。在名人效应的促进下,寒食节由山西走向全国,最晚在南北朝就成为汉族的全民族节日,内容也演变为祭祀祖先,成为中国民间的第一大祭扫节日。
上巳节,起源于上古兰汤辟邪的巫术活动,是古代举行“祓除畔浴”活动的节日。因在夏历三月上旬的第一个巳日举行而得名,也称三巳、元巳。魏晋以后,上巳节的节期被固定于夏历三月初三,故又称“三月三”、“重三”。
早在周代,上巳节就已成为重大节日。每逢上巳,官方为派出专职的女巫,组织民众前往水边,为他们举行兰汤沐浴活动,以去除宿垢,同时带走身上的灾晦之气,是一种祈福的仪式。这个活动称之为“祓禊”。
随着时间的推移,“祓禊”的意义反而成了次要目的,借机举家出游踏青反而后来居上。男女青年更是借此机会互诉心曲,表达爱慕之情。对此政府也是相当鼓励的,《周礼·地官·襟氏》:“仲春之月,令会男女,于是时也,奔者不禁。”故最晚从春秋时代开始,上巳节就已成为国人的情人节和狂欢节。
出自《诗经·郑风》的《溱洧》,描写了一段发生于上巳节的爱恋。它从小处入手,通过一对青年男女的对话,将两人在郊游的茫茫人海中偶然相识,到相约同行,再到相互嬉戏,互赠象征着爱情的勺药的整个过程,非常唯美。
秦汉以后踏青成为上巳节的主题。上巳节当日,上至王公大臣,下至庶民百姓,都会穿上新缝制的春装,相互邀约着倾城而出,前往江河之畔,或嬉戏沐浴,或探幽采兰,或宴饮行乐,以祓除不祥。并逐渐发展出曲水流觞等文雅的玩法,最著名的当属东晋永和九年(353年)的兰亭之会。
唐代,在相对安定、宽松自由的社会环境加持下,历经上千年发展的上巳节,达到其生命的鼎盛期,成为官民最看重的节日之一。上巳节当日百姓举城出游,踏青寻芳,并把活动场所搬到船上,乘着船一边禊饮一边游玩。唐诗中也有众多描写上巳节盛况的诗句。如“三月三日天气新,长安水边多丽人。”再如“万乘亲斋祭,千官喜豫游。奉迎从上苑,祓禊向中流。”
由于寒食、清明两节时间相近,而上巳节也在清明前后,有时三个节日甚至挤在一堆,故很多时候寒食、清明、上巳三节会一起过。久而久之,各种习俗逐渐相互融合,三者也演变成了一个节日,在这个过程中有自然属性加成的清明节脱颖而出,一举抢占节日的冠名权。寒食祭扫,上巳踏青,也因此成为了清明节的两大核心民俗。
中国的休假制度诞生相当久远,早在两汉时期就已形成休沐制度,官员可以五日一休沐。唐代,节令假也成为法定假期。唐宋时期,清明节的假期长达七天,与元旦、冬至两大节日齐平。
“(开元)二十四年二月十一日敕:寒食清明,四日为假。大历十三年二月十五日敕:自今已后,寒食通清明,休假五日。至贞元六年三月九日敕:寒食清明,宜准元日节,前后各给三天。”(《唐会要·卷八十二·休假》)
“官吏休假,元旦、寒食、冬至各七日;上元、夏至、中元各三日;立春、清明各一日,每月例假三日,岁共六十八日。”(北宋庞元英《文昌杂录》)
现如今清明虽然名列四大传统法定假日,可假期与唐宋相比可谓是小巫见大巫。
总之融合了寒食、上巳两大传统节日的清明节,是集春天传统习俗的大成者,是一出春的时间仪式,一段承平盛世的历史记忆。移风易俗是好事,但将烧纸、焚香等传统习俗当成“封建迷信”一刀切,一禁了之大为不妥。这会让很多人自觉上坟上了个寂寞,失了千年来一代代传承的寄托之情。当然文明祭扫也是有必要的,上坟时先清理下枯枝落叶,再焚香烧纸,完事之后压灭余烬,免得造成复燃,引发火灾。如此才能在清明时节慎终追远的同时,安享春光,拥抱自然。#清明节#
相关内容
寒食节:曾为民间第一大祭扫节日,为何会被清明节所取代
消逝在历史长河中的“中国情人节”,汉族三月三——上巳节
民国废除春节运动(下):国民政府禁绝春节的努力,终成一纸空文
民国废除春节运动(上):问题的肇始——元旦改期与春节诞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