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的春节联欢晚会,作为中国人传统的新年文化大餐,总是备受瞩目。而在众多节目中,语言类节目和歌舞类节目往往是观众最为期待的两大类别。然而,今年的春晚舞台上,语言类节目似乎并未能完全挽回口碑,而歌舞类节目则更加受到观众的喜爱,成为了当晚的一大亮点。与此同时,春晚主持人的表现也让人眼前一亮,为整场晚会增色不少。
首先,让我们来看看语言类节目。今年共有46个节目,语言类节目只有六个。第一个出场的是由岳云鹏、孙越带来的相声《我要不一样》。作为比较靠前热场的节目,看观众反馈显然并未发挥其效果,许多网友觉得“第一个包袱没响”,且还被网友吐槽岳云鹏在演出中还出现了嘴瓢的小失误。但也有网友觉得虽没有炸场开场,但也没有冷场,给出了中等偏上的评价。
由蒋诗萌、何欢、章若楠等人带来的小品《那能一样吗》,这个小品的名字与岳云鹏、孙越的相声《我要不一样》在某种程度上形成了呼应,但遗憾的是,两者在观众的反响上也似乎做到了某种“呼应”——并未完全满足观众的期待。
小品《那能一样吗》旨在探讨现代家庭中的某些现象。然而,网友纷纷指出,小品中的情节和表达显得不够接地气,有些混乱,未能真实反映现实生活。反而章若楠的毛衣获得了很大的关注,网友纷纷表示被种草了。
相声《导演的“心事”》以独特的视角和生动的演绎,深刻揭示了情绪内耗如何无声地侵蚀我们的内心,消耗我们的内在能量。节目通过幽默诙谐的方式,让观众在欢笑之余,也能对自身的情绪状态进行深入的反思。这一相声作品在播出后,迅速引发了广大网友的共鸣和热议。当然,如同任何一部作品一样,《导演的“心事”》也收到了一些不同的声音和评价。有些观众认为该相声有点无聊,不知所云。总之毁誉参半吧。
最有意思的是小品《开不了口》。与其他语言类节目因内容问题受到观众吐槽不同,该小品的主要争议点在于它曾在其他节目,即《一年一度喜剧大赛》中演绎过。这种重复演绎的现象引发了观众的热议和讨论。对于许多观众来说,春晚是一个展现全新创意和精彩表演的舞台。因此,当小品《开不了口》在春晚再次上演时,一些观众表达了失望和不满。他们认为,既然这个小品已经在其他节目中演出过,那么在春晚再次呈现就缺乏了新意和惊喜。
沈腾、马丽、艾伦的小品《寒舍不寒》作为最受期待的节目之一,播出后有人认为是整个语言类节目中算好的,也有人觉得结束得过于突然,意义不明确。另外,小品《咱家来客了》虽然紧跟时事,但观众普遍认为其内容过于刻板,南方奇怪的夹子音等,整个就是南北方刻板印象。
今年的六个语言类节目褒贬不一,终究是失望大于惊喜,并未挽回观众的口碑。不过,相比之下,歌舞类节目却赢得了大众的肯定,为晚会增色不少。
今年春晚采取了主会场加四个分会场的模式,为观众带来了多样化的节目形式。舞美服装与民族文化的完美结合,不仅展现了中华文化的魅力,也为晚会增添了浓厚的节日氛围。其中,年俗秀《别开生面》、中华传统纹样《年锦》、合唱《看动画片的我们长大了》等节目,让观众在欣赏精彩表演的同时,也感受到了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
戏曲串烧《百花争艳》和武术类节目《争春》《咏春》更是将中华传统文化展现得淋漓尽致。杂技类节目《跃龙门》也给观众带来了惊喜,精湛的技艺和创新的表演形式,让人叹为观止。
四个分会场也各具特色,充分展示了不同地区的文化魅力。西安分会场展现了其厚实的文化底蕴,让观众感受到了历史的厚重和文化的瑰丽;沈阳分会场则凸显了质朴的工业文明,展现了东北地区独特的工业风貌;喀什分会场以缤纷的异域歌舞为观众带来了别样的视听享受;长沙分会场则展现了热闹的烟火气息和现代娱乐文化,让观众感受到了南方的热情和活力。
另外,今年春晚主持人成一大亮点,特别是尼格买提魔术失败的那一段惊慌失措的表情让网友捧腹大笑。许多网友纷纷调侃尼格买提,称是不是因为名字太长,导致魔术没有成功。尽管尼格买提的魔术表演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但他的自然反应却赢得了观众的喜爱。通过这个小小的插曲为观众带来了欢乐,也让春晚的舞台更加生动有趣。
最后,祝大家新年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