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经钩考】医和六气致病说

金东文化 2024-04-13 21:19:35

【医经钩考】医和六气致病说

晋侯求医于秦,秦伯使医和视之。

曰:“疾不可为也,是谓近女室,疾如蛊,非鬼非食,惑以丧志。良臣将死,天命不佑。”

公曰:“女不可近乎?”

对曰:“节之。先王之乐,所以节百事也,故有五节,迟速本末以相及,中声以降。五降之后,不容弹矣。于是有烦手淫声,慆堙心耳,乃忘平和,君子弗听也。物亦如之,至于烦,乃舍也已,无以生疾。君子之近琴瑟,以仪节也,非以慆心也。

“天有六气,降生五味,发为五色,徵为五声,淫生六疾。六气曰阴、阳、风、雨、晦、明也。分为四时,序为五节,过则为灾。阴淫寒疾,阳淫热疾,风淫末疾,雨淫腹疾,晦淫惑疾,明淫心疾。

“女,阳物而晦时,淫则生内热惑蛊之疾。今君不节、不时,能无及此乎?”

出告赵孟,赵孟曰:“谁当良臣?”

对曰:“主是谓矣。主相晋国,于今八年,晋国无乱,诸侯无阙,可谓良矣。和闻之,国之大臣,荣其宠禄,任其大节。有灾祸兴而无改焉,必受其咎。今君至于淫以生疾,将不能图恤社稷,祸孰大焉?主不能御,吾是以云也。”

赵孟曰:“何谓蛊?”

对曰:“淫溺惑乱之所生也。于文,皿虫为蛊。谷之飞亦为蛊。在《周易》,女惑男,风落山,谓之蛊。皆同物也。”

赵孟曰:“良医也!”厚其礼而归之。

——《左传·昭公元年》。

金栋按:中医界皆知,明确六气指风、寒、暑、湿、燥、火,太过则为六淫伤人致病。此乃唐代以后之事,见唐代王冰次注《素问》时补入的七篇大论。实际上,早在春秋时期,秦国名医医和明确提出六气致病说,即阴、阳、风、雨、晦、明,然与中医经典《黄帝内经》不同。

对于医和六气致病说,《左传》注疏如下:

晋·杜预注——阴淫寒疾,杜注“寒过则为冷”;阳淫热疾,杜注“热过则喘渴”;风淫末疾,杜注“末,四支也,风为缓急”;雨淫腹疾,杜注“雨湿之气为泄注”;晦淫惑疾,杜注“晦,夜也,为宴寝,过节则心惑乱”;明淫心疾,杜注“明,昼也,思虑烦多,心劳生疾”。

唐·孔颖达等《疏》——此云“过则为灾”,独谓六气过耳。过,即淫也,故历言六气之淫,各生疾也。此六者,阴、阳、风、雨,有多时、有少时;晦、明则天有常度,无多、少时也。今言淫者,谓人受用此气,有过度者也。

阴过则冷,阳过则热,风多则四支缓急,雨多则腹肠泄注,此四者,虽各以其气与人为病,若其能自防护,受之不多,则得无此病也。其晦、明亦是天气,不以病人,但人用晦、明过度,则人亦为病。晦是夜也,夜当安身,女以宜气,近女过度,则心散乱也。明是昼也,昼以营务,营务当用心,思虑烦多,则心劳敝也。

阴、阳、风、雨当受之有节,晦、明当用之有限。无节、无限,必为灾害,故“过则为灾”也。

注“末,四支缓急”,《正义》曰:“人之身体,头为元首,四支为末,故以末为四支,谓手足也。风气入身,则四支有缓急。贾逵‘以末疾为首疾’,谓风眩也。”

六气,清·洪亮吉《春秋左传诂》据服虔云:“风,东方。雨,西方。阴,中央。晦,北方。明,南方。惟天阳不变,惟晦明所属。”杨伯峻《春秋左传注》认为是六种“气象”。据经文,阴,阴天;阳,晴天;风,刮风天气;雨,下雨天气:晦,夜晚;明,白昼。说“阴阳风雨”属四种气象可,而“晦明”则非气象。

六气致病机理分述如下:

(1)“阴淫寒疾”,阴气太过则生寒冷之疾;

(2)“阳淫热疾”,阳气太过则生暑热之疾。

以《内经》而言阴阳之气,乃“阳盛则热,阴胜则寒……阳盛则身热……阴胜则身寒”(《素问·阴阳应象大论》),“阴阳者,寒暑也”(《灵枢·刺节真邪》)。可见,春秋时期医和之阴阳说,尚未达到“道”之水准——“一阴一阳之谓道”(《易·系辞传》)、“阴阳者,天地之道也”(《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惟“寒暑”而已!

(3)“风淫末疾”有二解,①杜注“末,四支也,风为缓急”,而②孔《疏》又据贾逵“以末疾为首疾,谓首眩也”,二说并存。以常理而言,头为“元首”,四肢为“末梢”,可为何头又为“末”呢?此附会《易》卦而来,因《易》为逆数,《易》卦六爻之次序乃由下(初)而上。

惠栋曰:“《逸周书》曰‘元首为末’,《易》卦初为本,上为末,故上为首为末。杜据《素问》以四支为四末,故谓末疾为四支。然不及贾注之当。”(《春秋左传诂》)

缓急者,瘈疭也,即痉证,或四肢,或头项,抽搐也、抽风也,而《内经》则说“风胜则动……风气通于肝”(《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刘完素《素问玄机原病式》说“诸风掉眩,皆属肝木”。

(4)“雨淫腹疾”,杜注“雨湿之气为泄注”,而《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湿盛则濡写”,王冰注:“湿胜则内攻于脾胃,脾胃受湿,则水谷不分。水谷相合,故大肠传道而注写也。”

《素问玄机原病式》说:“诸湿肿满,皆属脾土。”雨为外邪之一,如《素问·调经论》说“夫邪之生也,或生于阴,或生于阳。其生于阳者,得之风雨寒暑”,《灵枢·百病始生》说“夫百病之始生也,皆生于风雨寒暑……风雨则伤上……风雨寒热不得虚,邪不能独伤人”,且“天气下为雨……雨气通于肾”(《阴阳应象大论》)等。

(5)“晦淫惑疾”,夜晚贪恋、沉迷女色过度,不知节制,房劳伤肾致肾精亏竭,“生内热惑蛊之疾”。

惑,神志迷乱也,惑以丧志。惑于女色,以生蛊疾。(国君)心志丧失,意志、斗志全无,殃及国运与生命,故医和说“上医医国”(《国语·晋语八》),即“止其淫惑,是谓医国”(韦昭注《国语》)。

“室疾如蛊”,杜预认为是“蛊惑疾”。孔颖达《疏》:“言此疾似蛊疾也。蛊者,心志惑乱之疾,若今昏狂失性。其疾名之为蛊,公惑于女色,失其常性,如彼惑蛊之疾也。蛊是惑疾,公心既惑,是蛊疾。而云如蛊者,蛊是失志之疾,名志之所失不独为女。《宣·八年·传》‘胥克有蛊疾者’,直是病而失性,不由近女为之。此公淫而失志,未全为蛊,故云如蛊。……下文云‘惑以丧志’,知蛊是心志惑乱之疾。”

何谓“蛊”?《说文·虫部》说:“腹中虫也。《春秋传》曰:‘皿虫为蛊,晦淫之所生也。’”段玉裁注:“和言如蛊者,蛊以鬼物饮食害人,女色非有鬼物饮食也,而能惑害人,故曰如蛊。人受女毒,一如中蛊毒然,故《系辞》谓之蛊容。张平子《赋》谓之妖蛊,谓之蛊媚,皆如蛊之说也。言‘于文,皿虫为蛊’者,造字者,谓蛊在皿中而饲人,即以人为皿而蚀其中。康谓之蛊,米亦皿也。女惑男,风落山。男亦皿也,山亦皿也。故云‘皆同物也’。此皆蛊之引申之义。”

古代传说把许多毒虫放在器皿里使互相吞食,最后剩下不死的毒虫叫蛊,用来放在食物里害人(《现代汉语词典》)。蛊就是害虫——害人、害物的毒虫,引申为蛊乱,惑害,蛊惑等。

医和给了三种解释:

①“于文,皿虫为蛊”,此其本义。

②“谷之飞亦为蛊”,即“积谷生虫而能飞者为蛊”(杨伯峻《春秋左传注》),虫蛾也!

③“在《周易》,女惑男,风落山,谓之蛊”。这里,医和虽用《周易》“蛊”卦卦象解释分析晋侯的疾患,但是并没有使用卦、爻辞内容,即今本《周易》经文没有这句话。那么《传》文是否有呢?

今本《象传》曰:山下有风,蛊。

“女惑男,风落山谓之蛊”,蛊卦为巽下艮上,巽为长女、为风,艮为少男、为山。“女惑男”,即长女惑少男,年长的女人将年少的男人迷惑了,蛊惑了,诱惑了,如同山木得风而落,结果少男丧志失性,萎靡不振,此乃淫溺情乱之蛊。“风落山”,而《象传》曰“山下有风”,二者大意相同。可见春秋时期便有解经者,当时非常流行,但与今本《易传》不同。如

李镜池《周易探源》说:“春秋时已经有人不把《周易》当占书用,而当作古典文献,象用《诗》《书》一样引用它的话,作为行为准则或言论根据。……《左传》记载时人引《易》有四次……是引《易》文做论据,来批评人物,指示行动的。”

朱伯崑《易学哲学史·春秋战国时代的易说》说:“此是以《周易》蛊卦象,说明惑蛊之疾。蛊卦巽下艮上,按取象说,巽为风,为长女;艮为山,为少男;少男被长女迷惑,如同山木得风而落。医和引蛊卦象,并非用来占筮,而是说明晋侯由于不能节制男女之事得了不治之症。这样,《周易》在医和眼中,又成了讲生活教训的典籍。”

张其成《张其成全解周易》说:“‘蛊’的本意是器皿中的食物腐败生虫,引申为蛊惑、迷惑、诱惑。……我们来看蛊卦,上卦是艮,艮在家庭中为少男,下卦是巽,巽为长女。年纪小的男人被年纪大的女人所迷惑,然后颠三倒四,被蛊惑了,这个男人就萎靡不振了,于是出现了‘蛊’的病情……此病非药可治,而是要改变生活方式。”

要之,援《易》入医者,首见于春秋时期秦国医家医和。但其非以《周易》占筮算卦附会解说医理,而是据《周易》蛊卦卦象“女惑男、风落山”讲述医理,讲述生活教训,即晋侯患病之因!

又,《国语·晋语八》“医和诊平公之疾”,既未有“六气致病说”,亦未有《周易》“女惑男,风落山,谓之蛊”之内容,所以时贤赵洪钧先生说“近世疑古学派多持《左传》为西汉末刘歆采掇《国语》原文而成”(《内经时代》), 是有道理的!

(6)“明淫心疾”,杜注“明,昼也,思虑烦多,心劳生疾”;孔《疏》“昼以营务,营务当用心,思虑烦多,则心劳敝也”,注疏甚明,此即劳心过度之谓也,属劳累内伤。因“心之官则思。思则得之,不思则不得也”(《孟子·告子上》),故思虑烦多则伤心矣!

以《内经》而言,《灵枢·本神》说:“所以任物者谓之心,心有所忆谓之意,意之所存谓之志,因志而存变谓之思,因思而远慕谓之虑。”意、志、思、虑等,皆神之用(杨上善《太素·卷六·五藏精神》)、脑之功,而此等神乃由心所任、心所藏、心所主。如《素问·灵兰秘典论》说“心者,君主之官,神明出焉”《素问·宣明五气篇》说“心藏神”等。

简言之,“明淫心疾”者,即白天过度“操心费脑”而生心神(大脑、精神)之疾患。

要之,春秋时期医和六气致病说中“阴阳风雨”属外因,乃天气、气候之异常变化伤人致病;“晦明”属内因,即房劳、心劳也!此时之“阴阳”既非春秋末期老子《道德经》“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之“阴阳”,亦未上升到“道”之水准——战国时期《易传》“一阴一阳之谓道”、汉代成书的《素问·阴阳应象大论》“阴阳者,天地之道也”,更与西周时期成书的《周易古经》之阳爻“一”、阴爻“- -”无关!然“晦淫惑疾”却用《易经》“蛊”卦解说医理——“女惑男、风落山谓之蛊”,此乃援易入医之始也!

附:参考书目(略)

0 阅读:0

金东文化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