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醋韵,故里情长——镇江香醋·岁月里的味与道

扬眼 2025-02-10 19:25:56

金焦双峰临江峙,京杭玉带绕城流。在江南的潋滟波光里,有座以醋香作笺、以文脉为墨的千年古城,每缕空气都沁染着陈酿的芬芳,每块青砖都镌刻着岁月的诗行,这便是“天下第一江山”——镇江。这里人文荟萃,雄秀天成,而那一碟镇江香醋,更令人思接千载,回味悠长。镇江市委书记马明龙曾撰文深情感述,镇江香醋不仅是这座城市的独特名片,更是镇江人守正创新的结晶,它容纳了镇江人对美味的向往、美好的追求,诠释着山水花园名城的独特魅力,是镇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于我而言,镇江香醋,不仅是家乡风味,更是童年记忆的“乡愁密码”。我自幼与这醋香结缘,它如同一条细长丝线,穿越岁月时空,将我与镇江的回忆紧紧相连。

一、 醋浸童梦,思味岁月长

我儿时居于中山西路,恰与酱醋厂隔街相望。每当晨光初露,和风拂过窗棂,醋香便悄然浸润整座小城。那香气,不同于酒之浓烈,亦不同于花之甜腻,而是清雅悠远,直沁心脾。暮色四合时,常与童伴们在酱醋厂附近嬉戏,醋香萦绕中度过了无忧的童年。彼时年幼,虽不解醋之醇厚,但这独特的香味,早已深深镌刻心间,成为记忆中最温暖的底色。

二、 醋寄相思,天涯共此香

岁月荏苒,昔日在醋香中长大的孩童,如今已是负笈香江廿余载的游子。维港霓虹纵然璀璨,却难及故园醋香暖人;香江美味虽是琳琅,终难替代我对镇江香醋的眷恋。每每在香港超市货架上邂逅熟悉的镇江香醋,总会毫不犹豫购入,以慰思乡之情。在香港一次文旅交流活动中,我特意向来宾们推介镇江香醋,当我在台上娓娓道来那熟悉而又遥远的醋香故事时,恍若重返故里,重游那座美得让人“吃醋”的城市,那一刻,跨越千山万水的深情与牵挂,如潮涌上心头。

三、 醋史悠久,文化韵无疆

镇江香醋,其“香”字尤为精妙,较之他处醋品,其三分似桂子清芬,七分若新稻初熟,细品之下更蕴含酒曲的浑厚底韵。这不仅是调味佳品,更是文化传承的载体,相传其制醋技艺已有逾百八十年历史:以江南糯米为“肉”,三伏大曲为“骨”,中泠清泉为“血”,百花醪糟为“魂”,方能酿就这一坛坛清香甘醇——名传四海、百世流芳。“人间有味是清欢“,香醋是镇江人家餐桌上的灵魂,无论是馄饨、饺子、面食,或是蘸食、凉拌、烹饪,处处可见其身影。香港人熟知的江苏名菜“镇江骨”,便是以地道镇江醋煨焖:不加一滴水,只佐片糖,使得肉质酸甜酥烂、醋香四溢,韵味独特。

创始于1840年的恒顺醋业,堪称镇江香醋技艺的典范,为中国醋企之翘楚。在镇江,"恒顺"与"年味"的交织已成传统。每逢春节前夕的"打酱油"活动,总令中山西路万人空巷:蒸腾的雾气中,街坊邻里提着瓶罐相视而笑,空气里飘荡的不只是酱香,更是岁月静好的年味,早已融入镇江人的集体记忆。恒顺粗野以"恒顺众生"的理念,为镇江市民的年节添香增色,见证着这座城市的文化印记,传递着镇江人的醋香情怀。

四、 醋情绵延,游子心归乡

旅居香港的岁月里,我学会了以更从容、更深邃的目光审视这座国际化都市,而那一缕属于故乡的朴实醋香,始终安放在心中最柔软的角落。有时在酒店茶餐厅,偶尔飘来熟悉的醋香,恍若故乡的信使,将儿时的记忆与家园的温暖一并带至身旁,让我重温那份久违的宁静与温馨。

二零二三年金秋十月,香港镇江青年联合会作为“百万青年看祖国•千名博士神州行”活动协办机构,携四十余位香港高校的青年学者及企业家访问镇江,共谱镇港交流新篇。在中国醋文化博物馆,博士团驻足凝望,指尖轻抚百年醋坛上的岁月苔痕,深切感受着镇江香醋的历史积淀与镇江人对传统文化的坚守传承。站在醋香四溢的醋园中,我仿佛又看见了记忆里的自己——那个伫立在酱醋厂门前,满怀憧憬眺望远方的孩子。如今虽身在香江,却始终情系这份醋香,正是这份不变的向往与牵念,驱使我孜孜不倦地推动镇港交流,在醋香中酿就一段段动人的合作佳话。

五、醋韵流芳,镇港续华章

万里归来颜愈少,此心安处是吾乡。这穿越古今的馥郁醋香,是游子衣襟上永不消散的故乡印记,是江南文脉里生生不息的文化基因,更是镇江智慧献给世界的味觉诗篇。香江两岸的霓虹与古运河的渔火遥相辉映,共同勾勒出文明交融的璀璨图景,原来最动人的乡愁,不在舌尖,而在心间;最可贵的传承,不止守望,更在创新。放眼新时代,镇江香醋这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已历经逾百年风雨淬炼,这坛以时光酿造的文化陈酿,早已超越调味的本色,成为解读江南的文化密码,它见证过木船漕运的艰辛,亲历过智能酿造的革新,而今更将借着长江经济带发展的浩荡东风,以更开放的胸襟拥抱世界。而我,这个在醋香中成长的游子,愿永作这镇江香醋的传灯人,让镇江的文化名片,在香江之畔续写新的传奇。

施篇(本文作者系镇江市政协委员,江苏省海外联谊会理事,香港江苏企业协会副会长,香港镇江青年联合会执行会长)

校对 徐珩

0 阅读: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