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先不论人所秉持的信念是否有对错之分,因为“对”与“错”只是人为赋予的。(参见我以前的文章《善有善报的深层逻辑-到底灵不灵?》)。
《道德经》中有这么一句“道,可道也,非恒道也”(帛书版)。“天道”也不是一成不变、死板教条的。
这里有必要说明一下,我前边说“天道恒常”,这里又说“并非一成不变”。
这可不矛盾啊。
“恒常”是说天道始终存在,居于无上的支配地位,“非恒道”是说天道不拘泥于一种形态,也不固守于不变的形势。
“有无相生”,“阴阳制化”。
想深入研究的,可以去参考易经的相关领域,本文不再展开。无数前人早已构建起了庞大的理论体系,我只需要“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推荐曾老曾仕强和复旦大学哲学系教授王德峰老师的相关论述。
言归正传。为什么说选好了自己秉持的信念并坚决贯彻执行还不一定就能提高人生的下限呢?
还是以《钱氏家训》来举例。
我们看这么两句。
社会篇中写道:小人固当远,断不可显为仇敌;君子固当亲,亦不可曲为附和。
而国家篇中又写道:爱民如子,去蠹如仇。
一会儿说不要结仇,一会儿又说要“如仇”。
矛盾吗?打脸了?
没有。
自身的身份、角色不同,面对的形势不同,所处的处境不同,所要秉持的信念,也就有了变化。
当自己是个普通人,行走社会,遇上小人,离TA远点就是了,也不要与TA“显为仇敌”。而当自己是当家作主的时候,务要“去蠹如仇”,否则根基不稳,早晚都得喝西北风儿。
这变与不变,归根结底,背后最终都指向了——顺应天道。
所以呢,选好了自己秉持的信念,还要经常顺应天道进行调整,不要教条死板,泥古不化。
《道德经》有言“天道无亲,常与善人”。
我翻阅的古籍经典中,没有发现有说过“好人有好报”,一直说的都是“善有善报”。关于这个什么是真正的“善”,如何“求真至善”,我的一点思考写在了《善有善报的深层逻辑-到底灵不灵?》中,感兴趣的话可以参考一下。
这里我们看看《道德经》的说法。
“天道无亲,常与善人。”
“上善似水,水善,利万物而有静,居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矣。”
天道没有什么远近亲疏,常常给予“善人”回报。好的“善”像水一样。水是接近“道”的。也就是说,做人做事,如果能像水一样,就是“善人”,就会顺应天道,自然会得到天道的照应。
那水是什么样的呢?
这个还真是难以说清。水太伟大了。
才疏学浅,根底粗鄙,我斗胆写一点自己的理解吧。
水千变万化,拥有多种形态。结成冰是固态,蒸发是气态,流动起来是液态。
水无处不在,善利万物而有静。春的薄雾是水,夏的暴雨是水,秋的霜露也是水,冬的飞雪,还是水。
水上天入地,无所不能。水既能冰清玉洁,也能混浊恶臭,既能高达九天之上,也能落入万丈深渊。水既能是无比柔软的,又能是超级坚硬的。
有时候水会绕开山峦继续前进,有时候水又会劈开峡谷奔流不息。
水的善,“利万物而有静”。水的博大与忍耐,“居众人之所恶”。流水不争先,在“滔滔不绝”。
这里,不得不再次提到《老子五千言》(也就是帛书版《道德经》)的智慧,还有更古老的易经的智慧。
如同水“居众人之所恶”,有时候,为了守住下限,恰恰需要打破底线。
《道德经》中有这么一句:“和大怨,必有余怨,报怨以德,焉可以为善?”(这里我采信陈鼓应教授关于“报怨以德”应放在此处的说法)。
《论语》的《宪问》中写道:“或曰:‘以德报怨,何如?’子曰:‘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你看那菩萨造像旁边总有几尊护法天王,怒目金刚。没有金刚杵,莫施菩萨心。
面对一些人、一些事的时候,我们所秉持的信念,所坚持的底线,反倒会成为拉低人生下限的藩篱和束缚。这个时候,恰恰需要突破底线,才能守得住下限。
不讲理的人,要求你讲理;不要脸的人,知道你要脸;好意思的人,觉得你会不好意思;一肚子坏水的家伙,满嘴的仁义道德。
这个时候,就是我们向水学习“善”的时候了!
水啊,还真的知道答案。
水不仅有静水深流,平湖静澜,也有排山倒海、奔腾咆哮!
面对这些人和事,我很喜欢东北人的态度——“能动手就别吵吵”。注意,是学习这种态度哈。动手打赢了进局子,打输了进医院。我们把“动手”换成“采取行动”。既有智取,又有猛攻,总之就是“削TA”!
这才叫“替天行道”。
嗯,原话是“观天之道,执天之行,尽矣。”出自《黄帝阴符经》。
好了,关于什么决定人生下限的思考,暂时写这么多。
希望我的读者朋友们,都能把自己人生的下限,提高那么一点点。
岁月无常 慨当以慷
笑看红尘 信笔由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