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讽眼瞎怒怼黑子,胡玫《红楼梦》破防,才是第五代女导演最大悲哀

肖艾斯 2024-08-27 11:26:05

活久见,没想到有一天能看到中国第五代导演破防,还是拍出过《汉武大帝》、《雍正王朝》等重量级电视剧的领军人物。在电影《红楼梦金玉良缘》问世前,胡玫的口碑非常稳,媒体喜欢用“影视圈里的铿锵玫瑰,将男导演逼得无路可走”赞誉她。足以见得其才华受肯定。

结果这部投资2亿、花了20年心血的电影上映没几天,票房口碑双失,胡玫一下子急了,连名导的体面都不要了。先是首映会现场云淡风轻表示第二天就出国,根本不在乎票房。转头亲自下场写小作文怼“黑子”,说用AI打低分阻击电影。这还不解气,连发四张剧照质问:胡玫眼瞎?这个妹妹真的很丑吗?

这番景象不禁让人想起北电78级导演系的同班同学李少红,14年前同样拍过剧版《红楼梦》,同样争议不断,风格像鬼片、旁白过多、人物形象不符......面对质疑,李少红也情绪失控过,不承认作品有什么问题,指责主要是媒体在搞事情,故意制造负面话题。

众所周知她当年捡漏胡玫,胡导才是投资大佬韩三平决定将《红楼梦》再次搬上荧幕的第一导演人选。奈何胡玫是个暴脾气,公开放话对海选晋级选手不满,言外之意这些个演技稚嫩的小花小鲜肉根本撑不起曹公作品。经过几番拉扯怒而退出。后来新版扑街,外界盛赞胡玫有远见。

胡玫与海选选出来的“宝钗”姚笛和“黛玉”李旭丹

如今却频频打脸,演员不被认可,身为女导演又不那么肯定自己,早前接受采访坦言真正推动历史向前发展的还是男性,惊得杨澜都忘了做表情管理。当然,在78级入学的这批人,知名如张艺谋、陈凯歌等的确成为影视圈中流砥柱,最有影响力的女导演,只有她俩。所以如何在男人话事的世界里揾食,同时保持理性,大概是一个好导演和大环境之间的拧巴吧。

1

对于《红楼梦金玉良缘》的开场失利,有人归结于胡玫不太懂电影,其实不然,很少有人知道她起家于电影,曾经最大理想就是拿个奥斯卡奖回来。

彼时刚从北电导演系、摄影系毕业的陈凯歌和张艺谋,完成了一部石破天惊的会师作《黄土地》,被视为中国电影走向世界具有时代意义的作品,亦给北电78级同学带来极大刺激。

胡玫也不例外,论家庭出身跟陈凯歌一样属于高干子弟、艺术世家。爸爸胡德风是著名指挥家,妈妈马璇为歌唱家,从小对她精心栽培,弹得一手好钢琴。在那个特殊年代普通人想都不敢想,可比张艺谋这种棉纺厂工人有文艺气息太多了。

1975年高中毕业后,胡玫顺利考到话剧团当了文艺兵,如果没有意外的话,凭着一张清秀娃娃脸能成为台柱子。不久,国家恢复高考,马上要提干的胡玫即将拥有四个兜,但爸爸坚定让她继续读书,这一决定彻底改变未来人生方向。

不过报考北影导演系对当时的胡玫来说遥不可及,走进考场懵圈地说了一通听起来感人的报考理由,竟全票通过录取了。

于是一群来自各地的人聚集在特别的北电78班,既有快30岁超龄学生张艺谋,也有与之相差10多岁的刘苗苗。相比表演系在城内小西天学习,导演、摄影等都在千里之外的沙河朱辛庄,交通不便利一个月也进不了一次城。距离并不能阻挡其他系惦记表演系的女同学,诸如方舒、李小力等被摄影系同学名正言顺以送照片之名搭话,田壮壮首当其冲。

张会军和张艺谋合影、胡玫和张建亚话剧课排练

张艺谋则不同,好不容易逮住学习的机会,抽空就看书,曾因没钱买摄影书,硬生生抄了20万字。连不是同班的胡玫都钦佩他:在生活学习上一丝不苟,细致到极点.....

而导演系本来女生就少,胡玫和李少红家境好且性格爽朗,据说在男同学里很受欢迎。多年后还是她俩独领风骚,只是都经历了漫长的鄙视、迷茫和蛰伏期,才在影视圈杀出一条血路。

年轻时的田壮壮就走粗犷路线

2

胡玫与同学李小军合作导演的首部电影《女儿楼》便在张陈会师的同年完成,两年后再出一部《远离战争年代》。当时这两部电影国际上给予较高肯定,前者被认为是经历中国特殊年代后第一部女性题材影片,后者则斩获亚非拉、意大利等奖项。而两者共同点都以女性为主角,讲述女性故事。

胡玫之所以出师告捷,除了本身对题材有敏锐性、同学组成的主创团队倾力支持,还有一个最重要原因是背靠八一制片厂。

作为老牌国有制片厂,上世纪80到90年代期间,随着社会思想解放正处于探索创新阶段,这个节骨眼上,恰逢78级的这群学生毕业,当时国内懂电影或者跟世界接轨的人几乎没有,于是双方一拍即合,胡玫有了单位,八一制片厂能打开国门争取奖项。

但叫好不一定叫座,两部电影总共在市场上只卖出十几个拷贝。这是个什么概念呢?

胡玫另一个同班同学彭小莲,1986年拍了部爆款剧《我和我的同学们》,直接卖出180个拷贝,一个拷贝光中影就得付70万。所以后来彭小莲总说制片厂上影的职工大楼,摄影组出了大头。对比起来,胡玫相当惨烈,硬生生输给平日默默无闻的同窗。

左图为胡小莲在北影读书时留影

这段经历对胡玫打击甚大,乃至多年后仍以此激励自己,她笃定地说“商业利益与我无关,收视是我的尊严”。

拍完《远离战争年代》后,胡玫决定转行到国外留学。爸爸再次上线指引方向,用她最喜欢的波兰音乐家交响曲《我的祖国》举例,为什么写的好,因为写的是自己的祖国,中国都没搞懂,怎么跑到外国去呢......

最终胡玫选择留下,却放弃八一制片厂导演工作,转行下海开广告公司,一干就是10年。期间玩票性质拍过《新兵小传》、《鹭岛情》等几部片子,反响平平,唯有1993年当制片人、黄健中执导的悬疑片《雾宅》有丁点水花,也基本靠陈凯歌未来太太陈红颜值撑起来。

但能看出她的身份逐渐从导演向制片人、编剧等转变,不再是纯粹追求艺术的文艺女青。

《雾宅》主演朱时茂、陈红

3

实际上变成商人的日子并不好过,从最早做盒带,到拍专题片和广告,样样都得亲自出马。不仅如此,为拉广告必须陪客户打一下午高尔夫。这让大部分同学不能理解,甚至鄙夷,说好的奥斯卡梦想呢?到头来还不是为金钱折腰。

幸而胡玫的苦没白吃,90年代中后期一部戏赫然迎来转机,就是那部根据香港作家梁凤仪小说改编的电视剧《昨夜长风》,主演汤镇宗和傅艺伟,助她彻底扎进男人戏堆里。

简单说说梁凤仪,她的个人经历较为复杂,出身香港小康家庭,因爸爸生意失败而家道中落。不过天资聪颖,港中大毕业后于研究院获得硕士学位,后边打工边转辗英美两国大学继续进修。70年代中期返港陆续在佳艺电视、香港第一家菲佣介绍公司碧利、新鸿基地产、奥美公关等知名企业就职。

1989年推出第一部小说《尽在不言中》,正式走上财经女作家之路。而后出版《醉红尘》《我要活下去》等小说,随即在香港掀起一股粱旋风,这股风很快吹到内地,投资人纷纷看准商机抢拍其作品,至今已有快20部小说搬上内地及港台荧幕。论年头,比亦舒还早。

两位女作家的小说在某些方面有异曲同工之妙,都以香港为背景,半真半假映射本地名人,比如据说以李嘉诚和原配庄月明为原型的《大家族》。不同之处在于,梁凤仪笔下的商战是个大框架,女主独立、非恋爱脑,且喜欢亲自把关电视剧,认为自己是商人多过作家。亦舒则喜欢写大美女情定霸总的故事,愿意当甩手掌柜,只管卖版权收钱。

《大家族》也被改编成电视剧,由江珊主演

很难说梁凤仪相中小导演时期的胡玫拍《昨夜长风》,是否由于理念相似,只能判断胡玫很感激大作家能力排众议,给自己机会绝对是肺腑之言。毕竟将首部内地上映的作品交给一名广告导演来拍,风险之大可想而知,搞不好就砸了口碑。

从另外一个角度看,胡玫在人情世故、搞定金主方面真有两把刷子,这才有底气说:只有我能拍雍正王朝。《昨夜长风》的成功更增添几分自信,从此引吭高歌起来。

梁凤仪还是巩俐与前夫黄和祥的牵线人

4

1997年春节,制片人刘文武带着二月河小说《雍正王朝》找到胡玫,问能不能拍。这年她看完这本书,跑到雍和宫烧了一炷香,与先帝来了段虔诚对话。随后拍胸脯告诉刘文武,这活儿揽定了,就算已经找了11个大牌导演,也得落在自己身上,因为完全读懂书里写什么。

为了拿下这部剧,胡玫还使出杀手锏:不谈价钱,随便给。或许这番真诚之言打动了制片方,或许因为真的便宜,最后制片方如愿将这部大制作交给了她。

胡玫挑大梁的第一件事,就是大胆选用唐国强扮雍正,要知道他此前一直顶着“奶油小生”名头,对外公布选角名单后众人眼镜大跌。哪知扮相一出格外经典,皇帝形象从此立起来。这部剧是唐国强的转型之作,第一个得感谢胡玫。

包括接下来《汉武大帝》的陈宝国、《乔家大院》的陈建斌,个个男主角都由她亲挑,拍一个火一个。问挑选的标准是什么,胡玫依然自信地说,女看男,与男看男不同,作为导演要凌驾在性别之外,不是吹牛,自己选的男演员准行。

话是这么说,女导演的烦恼也不少,即便红出圈。要在剧组驾驭各种工作岗位,协调人际关系,还要让大小演员都信服于她,拍出一部好戏平衡投资商与观众......双商缺一不可啊。

某次一个曾获得全国武术第三名的男演员拍戏时不服管,制片几次沟通无果,还开始骂脏话,扬言要打人。于是胡玫当即指着地下的砖头,厉声说有本事现在就砸。男演员犹豫了一秒钟不再闹了,之后乖乖把戏完成。像这样的情况数不胜数,好在都安然度过。

别以为整天扎男人堆里,胡玫带给外界霸气的印象,本人也手端大茶杯,趿拉着鞋不修边幅。实际上当导演多年,依然保持每天化淡妆的习惯,很在乎女性特质。

也许正是这种与众不同的性格,又喜欢跟女导演身份较劲,当拍《乔家大院》之前,已有外界质疑她选女演员总选不好。于是一边觉得冤枉、自我怀疑,一边干脆就不选了,让摄像和制片拿主意。不过蒋勤勤是个例外,胡玫认为人美脾气又好,阴差阳错成了她和陈建斌的红娘。

写在最后

回看胡玫走过的路,有没有发现一个奇怪的现象,实际上她是一个很善于调整自己的人,做外界认为对的事情,就算非本意也积极去适应,年轻时几乎不钻牛角尖。为什么老了开始玻璃心呢?大抵因为这么多年的无奈妥协终究有一天会爆发吧。

拍电影一直是她梗在心头的刺,自知不是投资方看好的抗票房大导演,于是很多年隐匿于拿手的电视剧舒适区,从围观者的津津乐道里找到满足感。2007年想要在“红楼梦中人”海选中拿回选角话语权,却以失败告终,显然触碰到她的权威领域底线。

李少红接手了新版《红楼梦》

如今憋着这口气想要圆梦,证明自己,获得外界掌声,却与期待值相差甚远。心理落差之大可想而知。这种窘境李少红也有,包括在港台影视圈更难混出头的女导演亦如许鞍华、张艾嘉等,谁不是拍不好就被骂,想做自己恐怕很难。

《第一炉香》让许鞍华口碑大翻车

保持为梦想努力的初心,继续随时代浪潮改变,以不变应万变,才是每个电影人应该遵循的,与性别无关。毕竟张艺谋拍出票房超45亿的《满江红》也不能让所有人都满意。

0 阅读:103
评论列表
  • 2024-09-03 13:40

    艺术的成功,还真不是科班毕业所特有的,只不过是科班毕业了拥有资源和机会,并不意味着拥有艺术。

肖艾斯

简介:娱乐、美食、旅行,喜欢跟生活有关的一切都可以聊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