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走廊里,一声怒吼打破了沉寂。
曹俊清双眼通红,愤怒地质问着弟弟曹俊铭:“他们还是人吗?
母亲病危,他们竟然连最后一面都不愿见!
”曹俊铭试图让哥哥冷静下来,而病房里的虢芙秀,呼吸微弱,生命垂危。
病危通知书已下达一个月,她最疼爱的两个女儿却杳无音信。
这究竟是怎样一个家庭,为何骨肉至亲会如此冷漠?
这背后,又隐藏着怎样的故事?
虢芙秀病重,弥留之际,却引发了一场家庭纷争。
三个儿子四处寻找两个妹妹,希望他们能来见母亲最后一面。
可这简单的愿望,却如同一道无法逾越的鸿沟,将这个家庭分割得支离破碎。
时间回到二十多年前,虢芙秀改嫁,离开了三个年幼的儿子。
大儿子曹俊清当时只有十岁,最小的弟弟才仅仅四岁。
如今,躺在病床上的,是当年抛弃他们的母亲。
而她改嫁后在桂林所生的两个女儿,却成为了这场家庭矛盾的另一个关键点。
曹俊铭找到了小妹曹小园的住处,位于距离医院十公里外的一个村子。
三兄弟和舅舅立刻赶往曹小园家。
他们推开院门,看到一位抱着孩子的老太太慌忙躲进屋内。
曹俊铭询问曹小园是否在家,老太太却警惕地回答不在,还说曹小园带孩子去了市里。
曹俊清一眼识破了谎言,指着窗帘后的人影。
曹小园最终现身,泪流满面地质问他们来干什么,是不是想逼她照顾母亲。
她控诉母亲从未给过她母爱,只有打骂。
面对妹妹的质问,曹俊清反问:“我们三兄弟被她抛弃了二十多年,现在不也千里迢迢赶来照顾她吗?
”曹小园却歇斯底里地喊道:“那是你们愿意原谅她!
可我恨她!
”就在兄弟姐妹争执不下时,村干部带着曹小琴姐妹也赶到了。
曹小琴质问三兄弟凭什么威胁她们,并且强调自己怀着孕。
曹俊铭无奈地解释,他们只是希望母亲能够安详地走完最后一程。
经过多方协调,虢芙秀终于被接回了曹富平家,一个早已名存实亡的家。
五个子女站在床边,轮流呼唤着母亲。
虢芙秀已经失去意识,听不到孩子们的呼唤。
当天晚上,她永远地闭上了眼睛。
直到最后一刻,她也没能看到儿女们放下过往、重归于好。
这或许是她此生最大的遗憾,也是她曾经的选择所种下的苦果。
她用一生养育了五个孩子,却在生命的尽头,见证了亲情的支离破碎。
究竟是年轻时的抛弃,还是后半生的偏心,亦或是命运的捉弄,导致了这场悲剧?
葬礼结束后,曹小园站在母亲坟前,喃喃自语:“其实我不恨她,我只是恨自己为什么得不到她的爱。
”曹俊清安慰妹妹:“人这一生,总有太多说不清、道不明的事。
母亲已经走了,我们要学会放下。
” 生命的最后一程,总是充满遗憾。
或许在另一个世界,虢芙秀能够找到内心的平静。
而留在世上的儿女们,也应该放下过去的伤痛,学会原谅与和解。
无论是被抛弃的痛苦,还是得不到爱的苦涩,都源于同一个称呼——母亲。
这段破碎的亲情,让人不禁思考:究竟是什么导致了这个家庭的悲剧?
是母亲的过错,还是子女的狭隘?
又或者,是命运的无情捉弄?
在生命的尽头,爱与恨的界限究竟在哪里?
我们又该如何面对亲情中的裂痕,找到通往和解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