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文丽《晓发齐州道中二首·其一》

灵宝文化2020 2025-04-11 11:09:28

欧阳修《晓发齐州道中二首·其一》

“東州幾日倦征軒,千騎驂驔白草原。鴈入寒雲驚曉角,鷄鳴蒼海浴朝暾。國恩未報身先老,客思無端酒易醺。卻憶去年滁海上,醉題詩處是蓬瀛。” 欧阳修的这首诗,如同一幅细腻的长卷,缓缓铺陈出他复杂而深沉的内心世界。

诗的开篇 “東州幾日倦征軒,千騎驂驔白草原”,便将我们带入了一个充满奔波与疲惫的场景。欧阳修身为官员,乘坐着征车在东州之地辗转,那众多的车马在白草原上奔驰,扬起的或许不仅是尘土,更是他内心对于宦途奔波的倦怠。“倦” 字,宛如一把锐利的手术刀,精准地剖析出他在仕途劳顿中的身心俱疲。那千骑奔腾的壮观场面,在他眼中,或许更多的是无尽行程的象征,而非荣耀与威风。

“鴈入寒雲驚曉角,鷄鳴蒼海浴朝暾”,这一联是诗中的妙笔。大雁在寒云间飞翔,被清晨的号角声惊起;雄鸡在沧海之畔啼鸣,迎来朝阳的光辉。此句意境雄浑而又清冷,既描绘出边塞或旅途的壮阔之景,又蕴含着一丝萧索。欧阳修借景抒情,将自己内心的孤寂与对前路的未知之感融入其中。那惊飞的大雁,恰似他在宦海中漂泊、难以安定的心境;而朝阳虽美,却也无法驱散他心底那一抹因仕途不顺而生的寒意。

“國恩未報身先老,客思無端酒易醺”,这两句直白而又沉痛地倾诉了他的无奈与哀愁。欧阳修心怀壮志,欲报答国恩,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然而岁月却不饶人,身体渐老,可志向尚未完全得偿。“身先老” 三个字,饱含着多少不甘与喟叹。同时,客居他乡的愁思如野草般肆意生长,无端侵扰着他,以至于借酒浇愁,且极易沉醉。酒,在此时成了他逃避现实无奈的港湾,却又在微醺中更添愁绪。

诗的结尾 “卻憶去年滁海上,醉題詩處是蓬瀛”,他忆起在滁州时的时光,那时醉酒题诗之处仿若仙境。滁州的岁月,于他而言是一段相对闲适、能够寄情山水的日子。与如今的奔波劳顿、壮志难酬相比,滁州的时光是那样美好。这种回忆,不仅是对过去惬意生活的眷恋,更是对当下仕途困境的一种反抗与逃避。在回忆中,他试图寻找慰藉,寻回那在现实中渐渐迷失的自我。

安文丽

甘肃庆城人。现任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女书家委员会副主任;甘肃省文联副主席、甘肃省书法家协会第五届主席、女书协主席,甘肃省文史馆研究员。

书法师承马成璋、李松,以楷书见长,兼善行书、小楷。作品先后获全国第三届妇女书法篆刻展三等奖,全国首届大字书法艺术展三等奖,甘肃省第四、六届“敦煌文艺奖”;入展全国第八、九届书法篆刻展,全国第四、五届妇女书法篆刻展,全国楷书名家百人邀请展,中国当代书坛名家系统工程“千人千作”、“五百家”精品展等20多次,应邀参加全国第十三届书法篆刻展、全国“楷书双年展”、“伟业”——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书法大展、“盛世中国”——庆祝改革开放四十周年书法大展,全国第三届老年书法展、“尚义千载”当代书法临摹与创作展等。多次担任全国书法大展评委,作品被中国美术馆、中国国家博物馆、中国文字博物馆、甘肃省博物馆、美术馆等机构收藏;并在卢沟桥纪念园和杜甫草堂等十多处勒石刻碑。

获中书协“书法进万家”先进个人,甘肃省第三届“德艺双馨”文艺工作者,庆阳市“拔尖创新人才”等荣誉称号。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