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女大学生在学校的颁奖晚会上,拒绝领奖,那气势感觉受到了天大的委屈。
她自己掏腰包花了30多万,用尽心思花在电影上,结果却在学校里只获得了三等奖。
她说曾经在国际上获奖无数,这部影片也获得了国际影片奖的提名,在学校里获得的名次,接受不了。
她不管不顾主持人的劝说,直接放弃领奖,愤然而去。
她这一说辞,勇于揭发不公平,让人感觉她好厉害,学校肯定有黑幕,评委不识才,不懂电影。
我看了电影才发现什么才是真正的黑幕。
01
我专门在网上搜了她所拍的电影《吹响的小山河》,看完后感觉这电影也能获得国际奖的提名,真是让人匪夷所思。
学校给了三等奖估计也是为了鼓励她,她却觉得自己受到了奇耻大辱一样。
明明自己花了30多万,国际上获奖提名,在学校里应该获一等奖才对得起她花的大价钱,为什么在学校里只得了三等奖 ?
我看完影片后,真的对这部影片一言难尽,哪有什么黑幕,明明是自己配不上一等奖而已。
影片讲述的是留守儿童和城里来的女老师给孩子们带来温暖的故事。
整个影片都是五颜六色的颜色,教室的门,墙上的油漆,孩子们漂亮鲜艳的衣服。
这是这个故事女学生一点都不懂得什么是真正的农村,什么是真正的留守儿童,影片里很多不现实的场景让人分分钟钟出戏,根本沉浸不了剧情里。
02
影片里讲述的是贫穷的一个小山村,却又让人分分钟钟出戏。
如果说山村贫穷,教室的门上破个大洞,无可厚非,但是却有钱把门涂上鲜艳的油漆。
每个孩子都穿着漂漂亮亮崭新的衣服,衣服上面一点污迹都没有,头发更是梳得整整齐齐,哪里像是留守儿童的样子?
开到乡村的客车,播放到站的信息竟然还有英文播报,这简直是无稽之谈。
我在农村乡下长大坐过客车,也从来没有听过英文播报,太脱离实际生活了。
一个男学生的父亲去工地干活,家里只留下他一个人。女老师去看他的时候,两人一起在锅里煮了土豆。
影片里两个人为了煮个土豆就像是打仗一样,手忙脚乱,又是锅里放佐料,又是切土豆,又是向起火的锅里放水,又是用水浇灭灶台里的火,两个人都弄成了花脸,最后盛出来两个土豆。
男学生又不是第一次做饭,家里没有大人,他早就学会了如何照顾自己,吃饭问题更是小菜一碟。
锅里起火,用水浇灭,不应该是火只是更大吗?灶台里未熄灭的火,用冷水扑灭,不是浪费柴火吗 ?
一个简单的煮土豆,为了衬托老师对学生的关爱,真的是没有必要,也脱离了生活,太理想化。
影片里还有很多要吐槽的点,让我觉得这部电影能获得学校的三等奖已经算是鼓励她。
女大学生不能因为自己花了30万,在国际上获过奖就无意之中把自己拔高,觉得自己是天下第一,学校里有黑幕。
获奖并不一定代表作品的质量和价值,评判标准因人而异,可能受到文化、时代和地域等因素的影响。因此,获奖并不意味着一定会得到所有评委和观众的认可。
一个人的自我认知和自我评价很重要。如果一个人过分高估自己的作品,或者拒绝承认自己的不足和缺陷,可能会导致自我膨胀和自我封闭,难以接受批评和改进。
真正的强大是能够清楚地认识自己,保持谦逊和开放的态度,接受来自不同角度和背景的反馈和建议。
我是四月海豚,关于女大学生的一番言论,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留言。
图源自网络。
原创不易,如果你们喜欢,请点赞支持,谢谢。
我是四月海豚,关于女大学生的一番言论,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留言。
图源自网络。
原创不易,如果你们喜欢,请点赞支持,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