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说:过寿不能在3个年龄过,哪3个年龄?你知道吗?

冬雪覆千山 2024-12-02 18:32:10

在中国传统文化里,寿宴不只是吃顿饭、热闹热闹那么简单。

它常常被看作一种仪式,代表家族的团聚、儿女的孝顺,还有对老人健康长寿的祝福。

尤其60岁这种年纪,很多人认为是一个重要的节点,寿宴规模一般特别隆重。

但你可能没想到,过寿还真有不少禁忌,据民间习俗,有3个年龄段,老人是尽量不大张旗鼓地庆祝的。

60岁以下不过大寿

古代的时候,医疗条件差,生活水平低,能活到60岁的人不多,这岁数简直就是“高寿”的代名词。

于是60岁成了一个重要的节点,意味着正式步入老年阶段,是人生的新起点。

为了庆祝“熬过”这个坎儿,60岁寿宴往往特别隆重,亲朋好友全都到场,连寿星自己都觉得倍儿有面子。

但60岁之前,寿宴的规模就没那么大了。因为古人认为,60岁之前的人还没到“福气开始”的年纪,提前庆祝可能反倒“折寿”。

再加上过寿是需要排场的,古代普通百姓家里条件有限,不可能年年大操大办。

不过,现在时代不同了,医疗水平提高了,60岁以下的人也活得越来越健康。

虽然民间还有这种传统,但更多人把它当成一种仪式感,60岁以下不过寿的“禁忌”已经没那么严格了。

73岁和84岁不过寿

有这么一句话,说“73、84是人生两大坎”,因为历史上不少名人在这两个年纪去世,最有代表性的就是孔子和孟子。

孔子73岁辞世,孟子84岁走的,于是这两个年纪就被认为是人生中容易生病、甚至去世的“危险期”。

虽然听着有些迷信,但也不是完全没道理,老人年龄大了,身体机能下降,73岁和84岁这个阶段确实容易爆发一些健康问题。

特别是在过去医疗条件差的时候,很多老人都“卡”在这两个年纪,这也让后人对“坎年”避之不及,连过寿这种喜庆事儿都尽量低调处理。

现在的人对这些“坎年”的说法已经没那么当真了,但对老人的身体健康还是格外关注的。

很多家庭在老人73岁或84岁时,不是不过生日,而是避开大操大办,选择更温馨、更简单的方式。

比如一家人聚在一起吃顿饭,既表达祝福,也让老人少受折腾。

逢九不过寿

“逢九不过寿”,听着是不是有点矛盾?“9”不是代表长久吗,怎么还成了忌讳?

在传统观念里,“9”是数字里的巅峰,象征圆满和极致,比如“九九归一”、“九五之尊”,都带着一种“到顶了”的感觉。

可人们担心“满了就要溢”,所以在年龄上,像59岁、69岁、79岁这种“逢九”的年纪,过寿时就会有所避讳。

有些老人干脆就不过,或者只和家人简单庆祝一下。

还有个说法是,90岁的寿宴也不太适合办,因为“90”的谐音是“就死”,听着有点晦气。

再加上这个年纪的老人身体大多比较虚弱,办寿宴对他们来说可能是种负担。

所以很多家庭选择更贴心的方式,不搞大排场,只陪老人过个温馨的生日。

写在最后

过寿讲究的是一份心意,图的是一家人和和美美,至于那些“坎年”的禁忌,更多是一种文化传承,体现了咱们对生命的敬畏和对长寿的期盼。

你可以不信,但也别轻易否定,尤其是对老一辈人尊重他们的习俗和感受,比强行灌输科学道理更重要。

但如果有些老人因为迷信花大价钱买保健品、听信虚假宣传,这种时候咱们就得劝一劝,不能让他们被人忽悠了。

孝顺不只是顺着,还得用心去照顾、去关怀,让老人们过得舒心、安心。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