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7年,我和老排长一起做生意,却被他外甥坑了一大笔货款

铁血青春 2024-12-11 16:34:49

我叫徐国柱,1958年出生在河南洛阳一个普通农民家庭。1976年12月应征入伍,在某工程兵部队服役。

那时的我,刚满18岁,怀揣着对军营生活的向往,背着简单的行囊,登上了那趟绿皮火车。

在部队,我遇到了影响我一生的人——王树林排长。他是土生土长的东北人,1952年生人,比我大6岁。1970年入伍,因表现优秀,1975年提干。虽然只有初中文化,但为人正直,处事果断。

1984年,我转业回地方。那时的改革开放大潮方兴未艾,各地建设热火朝天。

王排长比我早两年转业,在郑州开了家小型建材店,专做水泥、钢筋等建筑材料。

1986年春节后,王排长来找我,提议合伙做建材生意。"老徐,现在是好时候。

郑州到处都在盖楼,建材供不应求。你转业费还在手上吧?咱哥俩合伙干!"他的提议正中我下怀。

我用6000元转业费和王排长合伙,在郑州火车站附近开了家"双军建材店"。那时的郑州,正处在大规模开发建设时期。

西区开发区刚刚规划,东区商贸区也在筹建,到处都是工地。

生意刚有起色,王排长的外甥康建军来了。这小子1965年生人,刚从郑州财贸学校毕业。王排长说:"这孩子学的是会计,可以帮咱们管账。现在生意越来越大,光靠咱们俩忙不过来。"

起初,康建军表现得很积极。每天早出晚归,跑工地、送货、收账,样样都干。在他的建议下,我们还开始赊账经营,许多工地都愿意跟我们长期合作。

1987年7月的一天,郑州气温高达38度。一个自称是"黄河路建设工程队"的领导找上门,要一次性购买8万元的建材,说是要建职工宿舍。康建军主动请缨去办这单生意,说认识对方的会计。

当天下午4点,我正在清点库存,突然接到工商银行打来的电话,说我们的对公账户被人提空了。打电话给康建军,已经关机。跑到他住处,房东说他上午就搬走了。

这一切来得措手不及。8万元的建材,3万元的银行存款,加上之前赊账的十几万货款,全部打了水漂。那个"黄河路建设工程队"根本就不存在,都是康建军一手策划的骗局。

王排长瘫坐在椅子上,一夜之间头发全白了。"老徐,都怪我......"他颤抖着掏出一张存折,"这是我爱人的病历费,还有4万块,你先拿去周转......"

我一把推开存折:"老首长,咱们一起扛!"

接下来的日子异常艰难。我们变卖了所有能卖的东西,四处借钱。白天装作若无其事地照常营业,晚上坐在店门口,望着马路发呆。好在那时的人还比较讲信用,一些老客户知道我们的困境,主动来还账,甚至提前付款。

1988年春节前,传来消息说康建军在深圳被抓了。原来他带着钱去深圳倒卖国债,赔了个精光。最后,他因诈骗罪被判了8年。

这件事给了我们惨痛的教训。后来我们重整旗鼓,建立了严格的财务制度。到1992年,我们的建材生意已经发展成了一家正规公司,还在郑州开了三家分店。

如今回首那段岁月,感慨良多。那个年代,既有人性的温暖,也有人心的丑陋。但正是这样的经历,让我明白了诚信的可贵。

就像当年部队里政治教导员经常说的那句话:"人生的路很长,但走正道的人,永远不会寂寞。"

岁月流逝,但对老战友的信任从未改变。

只是我们都明白了,商场如战场,既要有战友情谊,更要有制度的约束。

每每想起1987年那个炎热的夏天,都提醒着我们:信任固然重要,但制度更是保护信任的铠甲。

0 阅读:0

铁血青春

简介:回忆往事,抒写当前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