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出租车司机40岁顿悟,拾起祖传皇家御用手艺,8年后名满京城

香冷瑶席 2024-11-26 15:01:10

年轻人就应该出去闯荡,看看外面的世界,当你老了才不会留下遗憾!

这句话完美的诠释出中年男人的无奈,想要大展拳脚,有一番作为,但又无奈被生活束缚手脚。

北京有这么一位大爷,年轻时放下一身手艺,热血青年勇闯社会,人到中年已经被社会磨平棱角,生活更是令他身心俱疲。

然而,一则报纸,令他豁然开朗,重拾手艺,努力钻研,生活也再次燃起希望,赢得新生!

短短8年时间,他便名满京城,手艺更是被评为非物质文化遗产。

凡是经他手做出来东西跟更是价值千金,一物难求,这究竟是什么手艺?这位大爷又是谁?这手艺究竟有何特别之处?

聚元号的诞生与传承

聚元号,这一充满历史沧桑气息的名字,承载了一段跨越近三百年的弓箭传承故事。

1720年,在当时的京城北京,一家名为“聚元号”的弓箭作坊在东四十字街口诞生,当时,这个位置被称为“弓箭大院”,聚集了清朝宫廷所需的多达四十余家弓箭作坊。

这些作坊负责为皇室提供御用弓箭,所有产品不对外销售,其中,聚元号就是这些皇室御用弓箭作坊之一,一直为皇宫提供上佳的弓箭装备。

三百年间,聚元号历经风雨,传承至今,在这漫长的岁月里,每一代弓箭匠人都倾注心血,将这一古老而精妙的技艺镌刻在心,传于子孙。

他们为这门手艺的延续付出心血,也见证着中国武术发展的点点滴滴。

1958年,杨福喜出生在一个弓箭世家,他的祖父杨瑞林是聚元号的第八代传人,然而好景不长,随着科技发展与时代变迁,热武器逐渐取代了冷兵器。

弓箭也渐渐退出历史舞台,不再是国家重视的兵器,这使得聚元号的生意日渐萧条。

1957年,在公私合营运动中,聚元号不得不停止弓箭制作,改为木工生产,杨福喜的父亲只能放下弓箭技艺,进了体育用品厂做工人。

杨福喜从小对弓箭制作颇有兴趣,但当时的环境注定他无法真正继承这门祖业,无奈之下,他踏入社会后,因此杨福喜也经历了种种跌宕起伏。

他参加过农村插队,在北京化工厂做过工人,四十岁那年,他离开国企,开了一段时间出租车,辛勤工作以养家糊口。

出租车司机这份工作虽苦但简单,可枯燥的生活令他提不起兴趣,他还是想要有一番作为,

然而,命运之神似乎预备了另一条路给杨福喜。

1997年,一则小小的报道打破了他平静的生活,也打开了通向传承的大门。

那天,杨福喜像往常一样驾车工作,买了晚报解乏,当他随意翻阅时,一篇短短的报道引起了他的注意——北京某处射箭场竟然用活禽作为射箭目标,供人射杀取乐,遭到报道批评。

这个射箭场的存在,让杨福喜意识到原来时过境迁,人们对弓箭的热爱还远未消失,一种久违的兴奋感涌上他的心头。

他想起自己家族世代相传的弓箭制作手艺,脑海里忽然浮现出一个大胆的想法,也许,这就是传承弓箭技艺的机会啊!

这个想法越来越清晰,越来越坚定,杨福喜迫不及待地与父亲重新启程前往射箭场,一到那里,他们就取出了几张传世的弓箭。

这些做工考究、节制得体的中式弓箭立刻吸引了一群人围观,更让他惊喜的是,在人群中他认出了一位面孔——中国射箭队的总教练徐开才!杨福喜激动不已。

这个偶遇仿佛冥冥中的天意,也许弓箭之神真的在指引他回家,重拾祖传之业。

重拾祖业

经过与徐开才长时间的交流,杨福喜坚定了传承弓箭技艺的决心,他认识到,这不仅是家族传统,更是中华文化瑰宝,他肩负着传承的重任。

在父亲的大力支持下,1998年,60岁的杨福喜正式成为聚元号第十代传人,重新开启了这家300年历史的弓箭作坊,开始传承祖业。

起初,生意冷清,杨福喜经常是一个人默默制作弓箭,他不急不徐,一丝不苟,仿佛时间静止了一般,他只为心中的弓道之梦持之以恒。

在这寂寞的岁月里,杨福喜将家传的弓箭制作技艺融会贯通,丰富创新,他研发了反曲复合弓、弩弓、弹弓等多种新品种,将传统与创新完美结合。

他恪守传统工艺,选料考究,制作精良,整个制作流程上百道工序,每个环节都严格把控,只为打造完美的作品。

然而想要将一门濒临失传的古老手艺重新点燃并不是易事,聚元号步履维艰,几乎所有的问题都与时间和金钱有关。

最艰巨的难题是原材料的短缺,以水牛角为例,它的生长周期长达五六年之久,想要有足够数量供弓箭制作是极其困难的。

杨福喜急切地想要解决这个问题,但每个方案都需要时间验证、调整和完善,为了节省成本,起初杨福喜只能租用一个十几平方米的工作间,父子两人在狭小昏暗的环境中劳作。

他们没有太多新式机器,大多还是古老的手工方法与工具,工作环境艰苦,加上赚钱有限,生活拮据。

杨福喜并不气馁,只要一息尚存,他就要将这门手艺传承下去,为此,他必须解决最迫切的问题——开拓市场、吸引客户。

在徐开才的引荐下,杨福喜结识了许多对弓道文化感兴趣的客户,其中,一个叫谢肃方的客人对传统弓箭情有独钟,不仅成为聚元号的忠实客户,还为其建立了英文网站,开拓国际市场。

慢慢地,聚元号的名声传开了,杨福喜开始接到一些大客户的订单,其中不乏名流明星,他为成龙、吴宇森、霍英东等名人制作过专属弓箭。

就在他以为生意蒸蒸日上之时,一次意外彻底打消了杨福喜的商业雄心——原来,弓箭的市场远没有他想象的广阔。

吴宇森曾为电影《赤壁》订购500套弓箭,杨福喜毫不犹豫拒绝了这个天大的机会,因为吴宇森提供的样本图纸完全脱离中国弓箭的传统样式,与他内心所追求的完美弓箭相去甚远。

这一刻,杨福喜明白自己并不适合商业运作,金钱不是他的追求,他只想忠实地传承并发扬这门手艺。

2006年,经过八年不懈努力,聚元号终于入选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获得国家级保护,杨福喜也被授予“中国民间文化杰出传承人”殊荣。

然而,非遗项目面临的最大问题是传承,杨福喜明白,没有合适的后继者,聚元号的命运仍然岌岌可危。

这些年他收过十几个徒弟,个个对弓箭抱有浓厚兴趣,但终究少有人能耐得住寂寞,坚持下来,大多数人学了皮毛就离开了,和杨福喜想象中的理想传人差得太远。

而真正的弓箭之道,需要长时间的心无旁骛、融会贯通,方能进阶。

杨福喜不气馁,他相信只要自己采取积极措施,定能找到志同道合的传人,他正培养孩子学习弓箭制作,希望能以家族内部传承延续下去,同时,他也在思考如何吸引更多年轻人加入,让弓箭之道发扬光大。

结语

杨福喜期待通过弓箭文化的推广,让更多人领略到其中的奥秘与魅力,他相信,一个民族的文化永不消逝,只要有心传承与发扬,聚元号的明灯就永远不会熄灭,它必将以另一种形态,在新时代得到新生,绽放出更璀璨的光彩。

0 阅读:0
香冷瑶席

香冷瑶席

品味人生 解读历史,分享更多的原创内容。